@小魚SmallFish(喵魚MeowFish),
我剛去看了花朵的眼淚,大概知道是什麼原因。
要知道,對話在小說裡,其實也能算是一個藝術。它可以掀露情感,還可以讓故事的劇情延展下去。
寫作這回事,其實取作自己的經驗是很正常的,為什麼有些大人就算第一次寫作,還是能叫人產生共鳴?這不是天份的問題,而是經歷過的東西比較多,感觸也比較深。
但年齡較小的作者們也不用氣餒,因為你們也終會慢慢歷練到的。畢竟寫作本身也會提升邏輯與編輯自我思考的能力。
------
故事是發生在國小,但感覺比較像幼兒班--...--"
國小可都是小惡魔呢
那麼,接下來的話比較「現實」了。
可為什麼有人說,話太多呢?
因為,你寫的對話,有些是生活對話。
生活對話再加上時間跳的比較快,自然會讓人質疑,這些對話對於劇情是否有幫助呢?
第一
你需要做的,是分辨出,哪些是生活對話,哪些對於劇情和人物與讀者能有所感觸的。我不會叫你刪或改,這要由你分辨。
第二
你需要學會的,是精簡濃縮對話。
目前來看,大概第五章跟第六章對話是最順暢的,
有人覺得對話多,是在第七章的時候吧,這邊的對話與描述,其實經過濃縮的話,對話量搞不好直接變成一半,卻又不會影響妳原先想表達的涵意。
---
再來邏輯問題XD 這方面妳看看就好,畢竟以後妳會懂的。
讓小孩子製藥給病患,這醫院可不知道會被告到連骨頭都不剩,甚至媒體可是會瘋狂報導的呢。(如果是架空世界的話就沒問題了)
---
我想,寫故事本身就是把你自己、你的想法傳達出來,不論是自己的過去,不論是想法,又或則是討厭的過去或快樂的過去,這些都是很單純的事情。
如果有些讀者,說出來的話或感言,讓妳心裡認為,與妳所堅持的事背道而馳,那乾脆別聽。
因為,我們不可能被100%的人喜歡,當然作品也是一樣的道理。唯有妳自己明白妳所想要的感覺。即便我今天寫了這些字,如有妳不認同的,妳也可以選擇拒絕。
但至少,今天妳直面自己的過去經驗,寫出了作品來,這絕非人人能做到。慢慢琢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