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要讀〈蒹葭〉
詩經《秦風‧蒹葭》是我選修文學時,老師教的第一篇文章。那時中學老師說,「蒹葭」是蘆葦,是生長在河邊的植物,我們幾個修文學的同學你眼望我眼,似懂非懂。在GOOGLE仍然未大行其道的時候,沒有圖片對照,我硬著頭皮記著「蒹葭是一種植物」,傻傻地把詩讀下去。如果你和我那時候一樣,不知道誰是秦襄公,只知道屈原和端午節有些關係,那麼這一篇對你來說,可能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那時候連「蒹葭」兩個字都不懂得讀,又不知道是什麼,但還是一下子喜歡上這篇獨特的詩,全因看到這一句。全詩分成三章,改幾個字換湯不換藥,其實就是表達「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那段朦朦朧朧的歲月,我們有多少人不是反覆吟詠,尋找自己的伊人卻遍尋不獲?可望而不可即,「只差一點點即可以再會面」,浪漫之中帶著唏噓,把它當成愛情詩來讀,可說得上十分符合少男少女期望了。
猶記得教「在水一方」的時候,老師問我們有沒有聽過林子祥的〈在水中央〉。鄭國江填「在水中央有儷影一雙,彷似畫在湖上」,刻劃的美好愛情就是在湖的中間,一對神仙愛眷在斜陽晚風中依偎。浮雲若絮,青山綠水,佳人相伴,美好得像一幅終身銘記的永恆畫作。我們心中都期盼著這樣真摰難忘的愛情,填補精神世界裡的空洞。
〈蒹葭〉一詩多義,不同切入點有不同解讀,是這首詩最吸引我的地方。把「伊人」視作「賢才」,愛情詩變成走向人生理想,讓我不禁在腦海中讚嘆:「嘩,咁都得?」。對!一唱三嘆的除了愛情,還有我們不能捨去的人生意義。從古到今,我們都希望有賢士相助,建立美好的社會。問題是,有才能的人不一定會出仕,太聰明的智者又會被視作瘋子。世道難,難在我們不了解,難在我們想得太少,精神一片蒼白。
好文字穿越古今,因為情感世界是相連的。在投河之前,我們有沒有想清楚到底為什麼而活?我們期盼的社會到底又是怎樣?當我們找到真正的追求,縱使「路漫漫其修遠兮」,苦苦追求的目標仍然未達到,也會堅持「上下而求索」。堅持夢想,享受困難的過程,為的其實是自己活得更好。追求理想未必會成功,尋隱者或許不遇,但即使道路坎坷艱難,也可以看看河邊的蘆葦。最要緊的是,我們要認得路上的自己,不背棄那個喜歡的「我」。
忙讀書,忙工作,忙得迷失自己。我們缺少了的,其實是靜下來的空間。讀文學,鍛鍊的其實是精神世界。我記得老師教我,要想像未來的美好,欣賞自己的努力,因為這是生活應有之義。古人懂我們不懂的「蒹葭」,將蘆葦作為題材入文,除了文字的界限,是因為他還看到和感受到大自然。老生常談的東西,我們容易聽了就擺在一邊,繼續我們忙不迭的生活。忙得不可開交,不知道為何活得頹廢,只剩下疲累和厭倦,其實正是靈魂世界的欠缺。讀書時,老師不一定會教你要照顧好自己,教了我們也像讀古詩般未必消化得來。到我們懂那麼一點點的時候,卻又老了。
鄭國江確實是大師,笑蒼生,太繁忙。93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AZfxGHB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