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一事》
.
所謂團圓一事,其實亦是恩緣一事。舉家不外乎聚首一堂吃個飯,噓寒兩句,時而一同準備禮物,時而一起準備巧克力元寶。
.
家裏向來不愛慶祝節日,莫說復活節時買幾顆復活蛋,聖誕節時置棵聖誕樹,近來連年糕也因母親說肥膩而免了,若不是多年好友贈我一份,這個新年準是平淡至極。
.
我對節日的感覺,自然隨歲月變得模糊。小時候過的節很簡單,等待驚喜便是:三舅父總會花錢花力為我們準備聖誕禮物。只要口齒伶俐,說幾句特別的祝賀語,外祖父祖母便會大方地發利是作祝福。小伙子的「節日任務」也就順利完成。直至隨年成長,彼此各散東西,喧鬧不復至,眼看四周五光十色,熱鬧非常,才開始緬懷那純粹的時光。至幾年前寫下《綴》,用瑰麗的文字麻醉自己;以逍遙的態度說服自己,好不容易才擠出一道與世無干的淺笑,把羨慕與不解草草帶過。
.
今年的團圓夜,家裏沒有安排團圓。我因習以為常,本不以為然,卻無意中想起外祖父:年事已高,常受病痛煎熬。借來的時間,亦如手中沙般悄悄溜走。母親作為「大家姐」,向來對各事緊張。疫情之下,憂心各人帶毒,感染身子虛弱的兩老,便一錘定音,取消家中所有賀年活動。但人在耄耋之年,歲月不饒人,不想錯過每次團圓的機會看看婿媳孫兒,也是常情。母親的果斷與好意,在此刻妥當與否,又該如何定奪?失去了的團圓,又該如何補完?
.
為此,我獨自想了很久,很久。團圓之夜,沒有鮑參翅肚,沒有大紅大紫相映 。低頭啃著剛煮好的麵條,無意間吞下幾顆水餃,低頭思索,是寂寞,是無奈,倒感覺不到幾年前的那份難耐。直到母親捧出幾顆湯圓,才恍然大悟。我督著眼前的糰狀物體,細意感受它的溫度與香氣。不知是否無心插柳,我仔細一數:三顆芝麻,三顆花生,三顆紫薯,一共九顆,心裡自我 陶醉:這一定是長長久久,完滿富足的意思。然後捧起那特別的紫薯湯圓,心想這非傳統的口味也是近年才出現,居然漸漸為傳統的人所接納,又不失團圓的習俗意義。然後我想到些什麼,不禁笑了一聲:也許為人笑話的PayMe 利是,便是以前的紫薯湯圓吧!
.
就這樣匆匆幾年,從《綴》到《團圓一事》,從浮華唯美的文辭到樸素的文章,我彷彿從這裏失去了一些,但又得到了一些。以前過的節很隨意,隨意得失落;現在過的節很隨意,卻帶點平淡的滿足。
.
團圓一事,安排聚首之外,剩下的恩緣,自會在各人心中隨成長補完。有意無意之間,有人無人之時,但願我們亦能團圓。
ns 15.158.61.4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