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八到九月,印度會依其曆法,在雨季結束的那段日子,舉行長達多天的象神節(Ganesh Chaturthi)。這段期間,人們製造為數可觀的華美神像用以祭祀禱告,卻選擇在節慶的尾末,將象神們沉入水下作為節日的高潮,也作為這代表著智慧、財富與好運的大神,Ganesh,回歸天界或者說自然的一種象徵。然而,在這項特殊的祭祀文化裡頭,我優先在意的並非慶典本身,而是慶典之後那些被沉入河中的象神神像們。或許這時你心中將浮現一些關於廢棄物、環境汙染或生態影響等環保字眼。但,請拋下那些。在這,我們不探討科學理性等層面。我想探討的,其實是象神與麵包之間的關聯性,亦即麵包如何能成神。
先來說說麵包。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對於當代大眾文化中,用以消耗時間的娛樂產業是這樣形容的:「……無論如何,只要娛樂工業生產它自己的消費品,我們就無法責備其產品沒有持久性,這就像是對於麵包店生產了那種果不想被浪費,就必須盡快吃掉的產品這件事,我們無法予以責備一樣……」在她的論點裡頭,我們現今生活所仰賴的那些消磨空閒時間的娛樂,就像出爐的麵包一樣,具有時效性以及功能性。
若我們以此觀點回頭檢視上述的象神神像,會發現它們之間有著相當緊密的相似性。以時效性來看,麵包為期一天,而神像在整段慶典時間內有效。麵包到期若未被食用,即遭遇被丟棄的命運;象神則是在節慶的最後,讓信徒沉入水底。神像與麵包,看似有著相同特性,但終究還是不會被歸類在一起。麵包也不會因此成神。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我認為在於「態度」。
麵包,為用以維持生命的食糧,隨處可得,可有可無。而此些特性導致了人們態度上的輕視,以稀鬆平常的眼光看待眼前的每塊麵包。甚至,有些人養成了一種慣性行為,將麵包視為熱量來源,絲毫不探究咬下的麵包口味,或那究竟是不是麵包。而神像,是經由人們特定塑造,作為向神祈求智慧、好運以及財富的溝通管道。在任何儀式的當下,施作者皆是全神貫注地去向身前的神像進行膜拜。就連移送神像至水邊的沿途,以及送入水中的過程,都必須以特定儀式和禱詞為之,且賦予一個美麗的說詞,回歸自然。人們誠惶誠恐,只怕有個閃失,那位在虛空的神便不情願保佑那些現實的種種。
於是,這個時候我們看見了人們的態度確實深切影響著所對待物品的價值。將相同的道理,套回到我原先的問題上:麵包何以成神,我們就得到了答案的一種可能。甚至,在此觀點中,萬物皆能成神,就像是回到了石器時代,人們面對未知的自然萬物,皆以敬畏的心與之相處那般。
尾末,我突然有點好奇,假若那些沉入水底的象神並未如其所稱的被分解,回歸自然,那會是怎樣的光景?我猜,那應該會像是呼吸道管壁的絨毛層般,有著數以萬計的象神長鼻從水底向上探出,如海草如絨毛如管蟲那般,順著水流來回擺動著吧。
嗯,好壯觀。
ns 15.158.61.4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