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京都有一位名叫阿蓮的女子,以製作精美絕倫的紙燈籠聞名。她的手藝被譽為全村之冠,每一盞燈籠都像一件藝術品,細膩的圖案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栩栩如生。寺廟、庭院甚至重要的節日慶典,都以能使用阿蓮的燈籠為榮。
阿蓮心中最大的夢想,是為每年夏日祭典製作一個巨大的紙燈籠。她希望這盞燈籠能點亮整條街道,讓所有人見證她無與倫比的技藝。然而,命運並未眷顧她。
那一年,阿蓮用盡心血製作了一盞巨大的燈籠,圖案精緻得彷彿有生命。然而,就在祭典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摧毀了她的心血。燈籠被大雨淋濕,紙面破損,無法再燃起光芒。村民們大失所望,甚至指責她「不夠仔細」,認為她的疏忽讓祭典蒙上陰影。
阿蓮無法承受這些苛責。羞愧和自責將她徹底壓垮,她從此閉門不出,日復一日沉浸在無邊的痛苦中。最終,抑鬱纏身的她悄然辭世,離開了這個讓她滿懷夢想卻又讓她心碎的世界。
阿蓮的家和工作坊自她死後便被廢棄,多年來無人踏足。然而,關於她的傳說並未隨時間流逝。某個陰沉的夜晚,一位路人經過她的老宅時,意外發現一盞破舊的紙燈籠漂浮在半空中。燈籠內燃著一朵幽幽的藍火,微弱的光芒隨著晚風輕輕搖曳。
起初,人們認為這不過是孩子們的惡作劇。然而,這盞燈籠每年夏日祭典的夜晚都會如約出現,在熱鬧的街道上靜靜漂浮,既神秘又詭異。
「我的燈籠美嗎?」
膽大的年輕人曾試圖靠近,卻驚恐地聽到燈籠內傳出一聲淒厲的低語。那些聽見這聲音的人多數驚慌逃竄,但也有人戰戰兢兢地回答:
「很美。」
每當這樣回答時,燈籠內會傳來一陣輕柔的笑聲,隨後便在夜色中悄然消失。
村裡的老人說,這盞燈籠正是阿蓮的怨念所化,成為了一個妖怪——燈籠鬼。她帶著未竟的夢想與深深的執念,徘徊在夏日祭典的街頭,只為尋找那份生前無法得到的認同與驕傲。
多年後的一個夏天,一位流浪的畫師來到京都,正巧遇上了祭典。他在人群中注意到燈籠鬼的身影,那幽藍的燭火與破舊的燈籠讓他倍感好奇。然而,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並未逃跑,而是靜靜注視著那盞燈籠。
「很美。」畫師輕聲說道,但燈籠鬼沒有像往常般消失,而是靜靜漂浮在他身邊,燈火微微閃爍,彷彿在期待著什麼。
畫師心中一動,取出隨身的畫具,在街頭鋪開畫布,開始描繪燈籠鬼的模樣。他用細膩的筆觸勾勒燈籠的紋路,描繪出層層疊疊的花紋,與阿蓮生前最得意的作品如出一轍。
燈籠鬼懸停在畫師身邊,燈光不再搖晃,整條街道彷彿被一股寧靜的氣息籠罩。
「你的燈籠很美,」畫師完成畫作後,抬頭對著燈籠鬼說道,「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那一夜,燈籠鬼的身影伴隨著畫師的話語漸漸消失在月光中,再也沒有出現在祭典的街頭。取而代之的,是畫師留下的一幅畫。畫中的燈籠栩栩如生,燈火幽藍,仿若真實。
後來,那幅畫被奉為夏日祭典的象徵,掛在祭典的主舞台上,象徵著藝術的永恆與夢想的延續。人們相信,那幅畫就是燈籠鬼最後的模樣,而她的靈魂,終於得到了平靜。
於是,每年的夏日祭典,燈籠的光芒總是格外明亮,似乎在訴說阿蓮那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以及她執念深處的美麗與遺憾。
ns 15.158.61.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