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沒在「雙十一」淘寶大促銷的時候購物,反而選擇在「雙十二」購物,折扣優惠肯定沒有「雙十一」那麼多,但對我來說,起碼避開一年中最繁忙的物流運輸時段,可以很快收到快遞;特別疫情期間,快遞要經過消毒才再分發到各省各區,時間上總會有些延遲。
不知大家在網購時是什麼心態呢?或許是因為我不常網購的關係,我每次淘寶下單後,總會點開訂單的物流行程,看看貨物現在到哪了?貨物有被簽收嗎,有沒有丟件?什麼時候才可以合併訂單。晚上吃飯的時候,母親看我又一次看快遞進度的時候,忍不住說了一句,「其他事情不見你這麼在意,這些快遞就這麼在意。」我突然想起之前在香港某討論區看過的一個post,大意是樓主公開處刑某個網店騙人,而其中一個留言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怕被人騙,那就不要網購呀。」當時我覺得這句話非常刺眼,但又想不到怎麼反駁,因為網購出事的例子比比皆是,假貨,質量問題,黑店等等,什麼都有,Google搜索一下,講述自己網購慘痛經歷的post,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不發生的。今年更有新聞報導,市民在網購平台購物,給完錢後,店家失蹤,報警求助後,十有八九是不被警方受理案件的,只能自己承擔損失的金額。
而母親「在意」二字,讓我重新檢討自己,我覺得,我不是在意快遞,而是一種焦慮。網購不同我們平常購物,可以看、可以摸、可以嗅聞,也可以試吃等舉動,結帳後就可以立刻使用,食用,玩耍。而網購不能觸摸到手感,只能看店家拍攝的照片,貨不對板也無處說,且網購還多了一個步驟——等待,等幾天到一個星期(有些地方可能更長時間)才能從店家的城市到達你所在的城市。在這個過程中丟件的話,又是另一個漫長的等待,特別使用私人集運公司,看一些post主講述,很多時候,丟件的處理方法是不讓他們滿意的,畢竟我們這些淘寶買家只想要貨品,丟件了,乾淨俐落地賠償金額還好,但有些公司會推卸責任,拖延戰術,聯絡客服時,客服已讀不回都常有發生,等待用家啞巴吃黃蓮,不再理會此事。
但即使如此,使用網購平台買東西的人還是源源不絕。倒不如說電子購物平台已成為今時今日社會的大趨勢,例如一些普通市民不常用的東西,可以輕易在網購平台找到,不需要自己走遍十八區的店鋪就可以購買,比起漫無目的地尋找,我寧願選擇網購,即使我需要承擔當中一定的風險。
ns 15.158.61.1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