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聽過貓橘老師,他是2012年角川輕小說獎的得主,他在得獎之後順利出書,接著編輯跟他敲下了出續集的計畫。
他交了稿件,等了八個月,遲遲沒有下文,他終於忍不住問編輯,對續集有什麼意見呢?
編輯說「沒看完」,因為太無聊了,看不下去。
貓橘老師是被角川綁了三年約的作者,當時比賽得獎要綁約,不可用同筆名在他社出書。
就算作品不被編輯喜愛,也應該有責任給出一些具體意見,不該就將稿子放著,這是貓橘老師當時的想法,也無法接受編輯連看都沒看,也不回覆,畢竟他是綁約作家。
在貓橘老師的催問下,編輯終於看了,也給了意見,將內容批得很慘,幾乎完全不能用,提議他不如完全重寫?
此時貓橘老師自己說過,他犯下的錯就是隱約感覺編輯其實不想出了,但他還是想試試,又重新改寫了第二集,並在第三年的時間完成了。
但結果還是一樣,編輯依舊沒有看他的稿子。
這對貓橘老師來說,總結只有一個很悲哀的感受:如果當初沒有投稿該有多好。
綁了三年約,版權、稿子都在出版社身上,而編輯不停畫大餅,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就是拖著不回覆,承諾都是空,無止境消磨貓橘老師對寫作的熱情。
最後貓橘老師說:「經歷了這一切,就像是作夢一般,我謝謝出版社與編輯給我這個機會,但同時我也好後悔得到出版社的大賞。」
看完橘貓老師的經歷,你有什麼心得嗎?是不是得獎好像反而不是想像中那麼美好呢?好像得了獎才是煩惱的開始?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uVvbT2sbZ
1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WJFLDzQ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