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測試階段“太空流星”已經有多次從地球到月球的航行經驗了,在嚴格依據標準化的操作流程下,所有的測試結果都非常順利,並沒有出現任何失控的表現。但為了提升安全性功能,系統裡的具有3套備用程式系統,當主系統出現問題後,就會自動改為備用系統1,以此類推,如果所有程式系統都在某次的航行中,陸續出現無法排除的故障問題時,那麼就會致使"太空流星"進入了自我思考模式。它的那套自我模式就是像鱷魚、人類、鯨魚、恐龍、飛鳥等這些動物的思考模式來判斷路線,而當開啟這個模式的時候,無論是在哪裡,除非回到製造它的父母身旁,不然都不會有任何一個人或系統可以制約或捆綁他。
實際上“太空流星”不需要任何駕駛員和任何工作人員就足以航行,但為了讓乘客能有更舒適的體驗感,其中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是由機器人來代替的。如同推出一項新商品需要將各方面及各種不同情境中的數據資料及實驗結果都好好的沙盤推演或實際操作一番後,才能推出,"太空流星"也是一樣。在無人的狀態下,所有的測試成績都呈現"完美",所以是時候要來測試如果在有實際乘客的情況下,是否會有發生意想不到的突發狀況,而在那樣的情境下,"太空流星"中的系統及AI工作人員們是否能有足以應對的能力。
所以科學家們邀請我成為首航乘客,親自體驗一下"太空流星"的完美。在接到這樣的邀約時,我猶豫了,我也恐懼了。雖然他們極力保證它的安全性且不斷宣揚這是至今太空史中最優秀的一艘太空飛船,雖然我相信著他們的論調,但這還是讓我感到我面臨了艱難的挑戰。
科學家們帶著自傲的表情在與我解說他們的研究成果,在向我介紹它的的小孩,敘述時嘴角都會不自覺的微微上揚,目光也變得閃閃發光及柔和。但在聽完他們的介紹後,我覺得這樣簡直不是在現實生活中能呈現出的速度與激情表現,它好似是神話裡的飛船,或許它不應該出現的,特別是關於它的速度足以讓人類去探索外太空的各種神秘面紗。
畢竟在宇宙這樣無垠的邊際中,從地球到達月球有10萬條路線可以自由選擇,但不論是哪條路線,這艘飛船都能在30分鐘達成兩點傳輸點到點的距離,它比現在最先進的太空飛船要快上3000倍,而且這樣的速度還是在使用完全系統的這種可控制模式下。而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如果一旦採用了自由作業系統後,它的速度達到了讓人類都懼怕的程度,僅需1分鐘就可以完成從月球和地球間的往返飛行,而每一次地月之間的飛行只需要30秒。
ns 15.158.61.5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