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司馬先生帶著趙將軍的訃聞來到了丞相府。
「子龍……子龍也走了嗎?怎麼會?老臣凋零啊~~!我們該如何興復漢室?」諸葛亮看著訃聞痛哭著。
「丞相,我有一事相問。」
「你是?」諸葛亮覺得前來送訃聞的人看來很面熟,卻又想不起來在哪裡看過他。
「丞相真是貴人多忘事。我是趙將軍的幕僚,姓司馬,多年追隨趙將軍。先帝稱帝時,我曾和趙將軍前來詢問丞相,大漢政權是否會設立史官?當時丞相曾告訴我:國家尚未統一,不宜花額外費用在設立史官上,因為這無益於國家統一。」
「原來你是子龍常提到的司馬先生。有什麼事嗎?」
「丞相,大漢政權偏安蜀地,相較於魏、吳兩國,國力最小,何以屢屢出兵?蜀地百姓早已負荷不起這樣的連年征戰,從先帝的夷陵之戰開始,到後來的掃蕩叛亂以及北伐,我們為何不能仿效前漢的文帝、景帝,與民休息幾年呢?」
「與民休息?確實會讓蜀地將士、居民得以喘息,但對魏國而言,他們也是越休息越壯大,而且壯大的速度會比我們快很多,所以休息越久,我們的軍力就會越不如對方。因此我之所以不斷北伐,就是要趁現在差距不大的時候,打敗魏國,這樣才會讓後人輕鬆一點。北伐雖然辛苦,但卻能換來永久的和平啊!」諸葛亮回答著。
「丞相,歷史上沒有所謂的永久和平啊!既然如此,何不讓百姓們好好休息呢?連年征戰,民不聊生,我甚至聽到有部分蜀地百姓懷念起了當年的劉璋,因為劉璋雖然懦弱,但是他能讓蜀地數十年未受戰火波及。」
「先生此言差矣!難道你是在暗示先帝將戰火帶到蜀地,導致蜀地民不聊生?」
「不,丞相大人,我只是建議您,別連年征戰。江山待有人才出,與其連年北伐,不如多培育人才,廣植文化,才更能延續大漢政權。」
「看來先生還是很在乎我不設史官一事?」諸葛亮終於了解了司馬先生的來意。
「是的,丞相大人,一個國家不能不重視歷史。歷史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命脈,如果不設史官,怎能記錄下我們這段歷史?如果不設史官,怎麼留下資產給後人?如果不設史官,我們的許多文獻將會永遠消逝。願丞相能再三思。」
諸葛亮搖搖頭,對著司馬先生說:
「我倆理念不同,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歷史再重要,也不能救國家於危急存亡之際,待統一天下後,我會再補設史官的。」
溝通無效之下,司馬先生退出了丞相府,他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上,俯視著大地。大漢政權偏安於此,軍事上想要取得永久的和平,文化上卻認為暫時不需要設立史官,如此短視,如何取得最終勝利?趙將軍已經病逝,司馬先生選擇隱居山林,不再出仕。
往後五年裡,諸葛丞相仍繼續年年北伐,最終累死在五丈原上。
這一連串的戰爭,究竟是為誰而戰?是為天下蒼生?還是為恢復大漢?還是為了個人仇恨?這一切的問題就隨著長江水東流入海吧!
ns 15.158.61.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