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之間本就藏著各種關係,諸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同事、伴侶、朋友等等。以上種種關係之中,唯獨家庭關係始於先天而無法選擇。人生並非RPG,父母無法選擇誰做其親生子女;子女亦無法選擇其親生父母。
子女從母胎中出生的那一天,除了DNA的連結外,相互皆為陌生,卻成為最親密的關係。
既然如此,又從何「孝」起?
古時,最常論「孝」的,就是儒家學說。儒學之中,談及五種關係,分別是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統稱「五倫」。學說亦有提及,以上各種關係之中,如何才是理想的五倫,分別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君仁臣忠、朋誼友情」。
而既然本題只論孝,那就只引用「父慈子孝」此句吧。
常人對儒學的誤解,乃以為此學說要人遵守由下而上、單向的階級關係,實則不然。儒學要求上下階層互動,一齊達至最理想的關係,甚至乎要求在上者主動釋出善意。
單論「父慈子孝」,最理想是先「父慈」而後「子孝」,即父母要先善待其子女,子女才以孝反饋。
子女無法選擇其出生,亦無法選擇出生與否;父母交合是子女誕生的唯一原因,故父母需要為子女的出生與成長負上最大責任,要好好的育養。
至於何者為「好」,卻是另一而龐大的課題。皆因子女的性格能力各有不同,使用同一種養育方式於不同的孩子身上,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譬如父母多主動引領子女的前路,對於一些無甚志向的孩子來說或許是件好事;對於一些崇尚自由自在的孩子來說,這種引領或許會被視為「干預」。
子女成長後,若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善意(又或者父母客觀地善待子女,有時父母的確是好父母,子女卻感受不到),就需要以孝待之。若不為,就是不孝。此等不孝,是為罪過。
反之,古言亦有談及「父不慈而子不孝」。古人思想早已言明,若父母惡意對待子女,子女有理由不以孝相待。而此等「不孝」,卻非罪過,皆因父母先負子女。
故此,孝順有其前設,就是父母如何對待子女。若單單要求「子孝」而罔顧「父慈」,並非「孝」的本意。子女出生是被動的,作為主動將他們帶到世上的父母,有必要先好好照顧他們。
其實古人談及各種不同的美德,總括而言都只不過要求各人互相尊重。而父母子女如此直接的關係,有必要比起基本尊重付出更多。
之不過,今時今日那些單單苛求子女孝順的父母,大抵都無讀過甚麼瑜伽學說吧,他們發現云云中文字海之中,有「孝」這個字,而這個字又有控制子女的能力,才將這個字套在子女身上。如果將整套儒家學說搬出來跟他們討論,只會換來一堆謾罵。
ns 15.158.61.4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