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毀滅之前,你會選擇做什麽?1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UZtbfErLz
我會選擇,讓世界毀滅。
1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FYXUi9r9h
哲學真的是一個,聼上去很高深的學問。當然也有人説,哲學只是一群人爭坳著無聊的東西。而在我接觸哲學的時候,也只是想要自己偶爾可以冒出一些讓人聽不懂,但是聼上去感覺很厲害的句子。
1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I0pvx19kN
書中哲學家,大致上都在圍繞以下的問題轉圈
真理的本質是什麽?
真理是否存在?
如果存在,如何去尋找?
大家可以將”真理“這個字眼,理解成 "所有人都覺得是對的事情"。
1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Fe0OovSgP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將無法解釋的現象,安上神話。 父親會對孩子說,看,那閃電是雷神在揮舞他的錘子。這些神話代代相傳,成爲了不容置疑的真理。 可是當人類學會農耕後,糧食充裕,人口上升,從村莊慢慢變成了部落、國家。 佔地面積越來越大的情況下, 不可避免的,會和另一個國家相遇。
這時,問題便出現了。 A國家的人說, 閃電是雷神在揮舞錘子,B國家的人說,不是的,閃電是神要將世界一分爲二。 C國家的人又反駁道:不是這樣的。1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49BsrfHV0I
1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BghmJskLF
就像地球是圓的 這個根本沒有人會質疑的道理,突然有人說,不,地球是正方體的。 我們一定會覺得他是瘋了。 可如果,地球上突然有一半的人,都説 地球是正方體的的,你會怎麽想? 也許我們會開始懷疑,地球到底是什麽形狀的。
代代相傳的真理,突然被別人推翻,大家終於開始懷疑起,哪個”真理“。
像是爲了緩和這種真理碰撞而出現的爭執, 普羅塔哥拉斯帶著他的”相對主義“出現了。 他説: 沒有什麽絕對的真理,價值觀這個東西,每個人都不同。對於我們現代人而言,這相對主義一定不陌生吧?畢竟説出 ”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大家價值觀不同“,比指責對方是錯誤 這種説法,要好的多吧。
1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4QZlIvUSc
可是慢慢的,那些政治家都學會了這相對主義。推翻對手的任何主張,顛倒黑白,也只是幾句話的功夫。因爲只要説”那只是你的想法“ 就夠了。
當所有人都覺得,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便會説出:既然沒有真正的讓所有人都接受的真理存在,那不追尋真理也是沒有關係的吧?
人們漸漸失去,追求真理的熱情。
這時候 蘇格拉底出現了。他說,就算沒有真正的真理,我們還是要找出某些正確的東西。
我們不可以停止思考,反而應該去想,如何生,如何死,國家應該是什麽樣子, 自己應該爲了什麽而工作。我們不可以因爲相對主義的出現,而放棄努力思考,用一句,大家都不一樣就作罷。
蘇格拉底不像那些政治家一樣,雄辯滔滔的講,好像自己什麽都懂一樣。他承認自己的無知,因爲只有發現并且承認自己的無知,才能喚起追求真理的熱情。”因爲我不知道,所以我想知道。“ 這樣的想法,讓政治家們發現他這個異類,蘇格拉底被判死刑。那些被他的想法所驚醒的年輕人都勸他逃離,可他卻甘願赴死。
因爲,這個世界上,一定有能讓人犧牲生命也要追尋的真理。
那麽真理,其實是存在的。
這時候,就要説一説笛卡爾,他發現了真正的、絕對不容置疑的真理。如果說,之前的哲學家,還停留在重視信仰的時代,那麽從現在開始,大家都轉換成了重視理性的時代。相比用神話和信仰來探討真理和生命,人們開始用理性來尋求真正的真理。大家知道,笛卡爾也是一名出色的數學家。他心目中的真理,便是和數學一樣,無論如何推論,答案都一定是同一個。但重要的是,前提一定要正確。以數學來説,我們知道2+2+2,等於 3X2,我們定義了乘法,所以才能做出以後的一系列運算。所以我們要知道哲學界,第一個,絕對不會錯的定義。
那麽,如何去尋找一個絕對不會錯的定義呢?
笛卡爾反其道而行,他看見每件事情,都會去懷疑,去想,這個是不是絕對的、不容置疑的呢?他發現,無論是什麽,都有可能被質疑的可能。
但是,只有正在懷疑的自己,是不容置疑的。
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呀?簡單來説,就是所有的東西都可能被否定,但是,因爲我知道自己正在懷疑所有的事情,所以這個 正在懷疑的自己,是真實存在,無法被否定的。
所以,笛卡爾説出了那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1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4aJ6A6UKCD
第一個數學定論是絕對不可以錯的,因爲我們需要利用它推論之後的定論。1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iMqigIlbW
而這個,這在懷疑的自己,或者是‘我” 成了,哲學界的第一個定論。
1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OxQkJMJNq
我,是真實存在的。
那麽,之後呢?
另一個哲學家,休謨,問道: 既然"我"是真實存在的。 那麽"我"又是什麽呢?女兒、學生、市民,都只是角色或者身份。”我“的本質,只是所有感官的集合體,是根據經驗而塑造出來的。
大家現在可以想象一下天馬。誰都沒有看過天馬,但是卻可以想象出大概的模樣,只不過是因爲我們將過去看過的、知道的 "翅膀" 和"馬" 組合在一起了。
從過去經驗組合而成的、想象物,休謨稱之為複合概念。
休謨甚至將科學現象,從現實世界剝離。他認爲,我們知道的科學知識,不一定就是現實世界的真正樣貌。
比如説,火很燙。爲什麽,我們會知道火很燙?因爲我們曾經觸碰過火,然後被火灼傷,所以就自認爲,火就是會很燙。這只是我們人類的想法。
也許 是因爲在每一次我們碰到火的時候,都有一個看不見的精靈在讓火產生熱度,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如果是這樣,火和燙,其實根本沒有關聯。
但如果説,我 是由過去的經驗組成的。那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驗。哪裏去尋找,全部人都共同擁有的經驗,也就是真理呢?
哲學家康德的觀念是,即便我們找到真理,那也只是對於人類這種物種罷了。人類眼中的世界,和動物眼中的世界不一樣,但我們如何確定,人類眼中的世界,就是真正的世界呢?也許,世界自身,是另一幅模樣。
人類絕對無法得知世界真正的樣子,也就是”物自身不可知“,康德是這樣形容。 如果每個生物看世界的樣子都不同,那麽對於不同的生物來説,就有不同的真理。所以所謂的真理,只是一種取決於人的東西。
康德指出了,真理的存在。但是我們該如何尋找呢?另一位哲學家黑格爾透過一種叫做辯證法的方法,希望可以找出真理。簡單來説,就是讓兩個想法碰撞,然後創造出共存。例如,有人説,哪裏有一個圓圓的東西。另一個人卻説,那明明的四角形的。 如果這時候,只是説一句:好了好了,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因此也沒有關係的話,雖然可以平息風波,但卻無法解決問題。可如果將那樣東西,稱為圓柱的話,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只要是有對立的想法,就用這種方法解決,總有一天,會有一個終極的真理出現。黑格爾是這樣說的。
大家可以發現,哲學家們總是在這些問題上饒圈圈。如同歷史一樣,像是車輪一般不斷重複。
國家也是這樣。
柏拉圖認爲,只有學會哲學,才能成爲一個好皇帝。因爲他會知道,一個理想的國家是怎樣的,并且帶領國家走向理想。對於現代的我們,這和我們推崇的民主制度截然相反。可民主制度的弊端,在於”愚眾政治“
”愚眾政治“,是指雖然看上去大家都有權力去決定國家未來的去向,但是國家這麽一個龐大的系統,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明白,或者是願意花時間去瞭解的。大多數的人,都會將它交給政治家去代爲掌控。於是民衆很容易被言論帶偏,做出錯誤的決定。
柏拉圖尊敬的老師,蘇格拉底,就是在這樣的民主制度下接受了死刑。所以,柏拉圖便想出了”哲學皇帝“這一做法,并且創辦學院——也就是現在大學的雛形,去培養并且尋找有潛質的年輕人。
可亞里斯多德并不是這麽想,他認爲,無論怎樣,國家都會在腐敗和革命中不斷循環。君主制會導致獨裁,民主制會導致愚眾,貴族制則會令統治者們相互鬥爭。無論哪一個制度,國家都會流於腐敗。
那麽,既然如此,我們爲何需要國家呢?
霍布斯覺得,人性本惡,他們會爲了自己的欲望而互相傷害,所以國家的存在,是爲了大家不再相互爭鬥。可是,各個國家之間,仍然在不斷發生戰爭悲劇,就好像,國家是一個巨大的人形怪物一般。
既然如此,不如將權力歸於民衆。盧梭是這樣認爲的。他覺得,人性本善,大家會互相幫助、照顧,反而是城市的出現,令大家冷漠起來。既然如此,民衆根本不需要國家,反而是國家沒有了民衆,會無法存在下去。那麽,民衆和國家,到底誰是主人,誰才是真正有權力的人,顯而易見。於是,盧梭喊出了
主權在民
民主制度最能代表這四個字了吧? 説了半天,我們又繞了回來。哲學就是如此,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説法,只有比較,誰的説法,更能讓別人信服。
ns 15.158.61.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