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歡迎和原文文主討論喔!並且喜歡拜託去原文支持他哦!9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CnUUdVBd8
一個無政府主義的城市將會呈現什麼樣子?
(本文基本為這部影片的筆記:[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U\_Ppjol0Tc](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U_Ppjol0Tc))
**-導言-**
一個現代資本主義城市,更像是一台為了消費而非社會互動所打造的機器。
城市過去為了榨取資源和生產商品而建造。但自從全球化和生產全面外包後,現代城市主要專注在進口、分配、賣東西、利用娛樂和友善來營利。
在這情況下,大城市基本上就是擊穿郊區中央的、充滿廣告的購物中心。
人們過去可以集合在某種從家走路就能抵達的市民廣場,但現在我們只能去百貨公司,或是沿著一條條無法行走的道路,開車到一千個一模一樣的零售店中的其中一個。
一個為了消費而建的城市,會把自己的結構安排得能夠為消費而服務。但假如我們的城市根本就不以消費為主,而是互助呢?合作呢?生態生活呢?
**-密度-**
一個城市為了存在,人民的需求必須超過ta們用來生產食物的空間,進而仰賴鄉下來養活自己,透過地理來強化物理上的分工。
這使得單一栽培受到鼓勵。單一栽培在資本主義邏輯下很合理,因為你可以用巨大、專門的工業機械,收割一大堆同一種植物(成本較低),相對於使用更多元的農作物和機械(成本較高)。
但這一切提高了運輸成本,食物也因損壞而浪費。為了運輸而包裝,增加了汙染和垃圾量。
中心化的城市也需要中心化的傾倒場,在單一區域內製造更多廢物。中心化產業製造非常多的汙染。為了給單一區域提供大量的能源,只能仰賴中心化的發電廠,而非當地可用的、更小更多元的能量來源。
所以很明顯,\*密度\*產生很大的問題!但密度本身不一定是壞事,問題在於我們如何運用它。透過使用一個從本地(可以是同一棟公寓大樓的不同樓層)出發、聯合的決策結構,我們可以把密度變成好東西。
**-規劃-**
讓一百人用一百個鍋子做一百份餐點太耗能了,相比於讓一小群人共同做出一份大餐點來餵養一百人。
同理,給一棟有X間房間的大樓供暖,所需的能源遠低於給X棟較小的大樓供暖。這就是密度的優勢。
我們可以考慮垂直的城市,或許把高樓大廈改造成一群垂直分佈的、自給自足的社群,將大樓不同樓層轉化成用來支持各種農業、小規模生產、分配、生存空間。
如果一切互相較近,你就不用大老遠跑來。這使得貨品只需花更少時間就能抵達你。這能減少運輸成本、把食物損壞減到最小!
我們可以把沃爾瑪轉換成溫室,把鄉下改造成社群花園或歸還給大自然。至於郊區呢?我們最起碼可以停止建造它們!它們浪費了大量空間,在密度和蔓延之間取得兩全其醜的奇效。
我們可以把郊區房屋改造成食品店和作坊。至於那大量的院庭空間呢?改造成農業和綠地。
在郊區,大量的屋頂覆蓋大量的土地,意味著很適合在上面放太陽能板、製造永續能量來源。
甚至在城市裡,熱度和風是可以在大樓之間的縫隙被捕捉的;建築外殼本身也可能用來追回熱度並製造電力。我們還可以在海岸城市利用潮汐流。
社會活動產生的熱度本身也可以被利用。例如,可將動能轉換成電力的地墊,可以利用走路的能量!
從空氣中蒐集濕氣?可聚焦熱度和光的窗戶和玻璃?在建築外殼上放植物以增加美觀和捕捉二氧化碳?少了逐利動機、多了社群規劃,這些在無政府城市中都是可行的。
**-運輸-**
運輸人和貨物,佔了25%的世界能源消耗量。
輕型載具佔了44%的運輸能源消耗量,航空器佔了11%,鐵路了6%。另外39%都是運輸型號,像卡車(23%)和船(12%)。
這些運輸大部分都是根本不需要的!!狀況為什麼如此?是因為剝削第三世界工作者來生產並銷售給第一世界消費者,對資本家而言是有利的。
還有,個人運輸相比於大眾運輸更受鼓勵,導致更多污染、增加能源消耗。為一個能載一百人的大載具供能是更有效率的,相比於為一百個只載一人的載具供能。
擴張大眾運輸能夠減少對私人運輸的鼓勵。由於50\~60%的城市地帶都被用來容納汽車、5%被用來當停車場,減少私人載具可以省下太多太多的空間,可以用來做綠地。
由於分區,我們的現代資本主義城市使得我們有必要為工作和娛樂長途跋涉,而高速公路成為抵達各處最快的方法,迫使我們仰賴運輸載具來運送貨物,使我們在自己的社群中存取生活所需或工作。
但如果城市和城鎮更加自治、可行走和自給自足,那麼由運輸造成的能量消耗和廢物生產,將會大大減少。
如果你最愛的餐廳、酒店、滑水道和遛狗公園都離你很近,你就能走路抵達並更常享用它們,而不是在開車抵達的過程中消耗能量與製造汙染。如果食物能夠就近存取,進口和出口的需求就會大大減少。
**-農業與工業-**
在2020年,工業佔了了33%的美國能源消耗量。
根據MECS 2018,化合物、石油/煤炭產品、紙、原生金屬、食物、非金屬產品佔了了87%的加工能源消耗量。
這意味著你個人的消耗,跟生產造成的汙染相比,是完完全全微不足道的。世界上所有塑膠吸管加起來所造成的汙染,跟化合物、石油和煤炭產業完全不能比。
這或許會令你驚訝──我們主要在生產的化合物是用在農作物肥料裡的硫酸。它的製作方法是榨取硫以做成二氧化硫,再做成三氧化硫,再熱烘烘地把它薰成硫酸──這個過程產生極高的汙染。
我們原可創造生態友善的食物生產方式,例如使農業多元化、利用農作物特點來應對氣候和地理條件並形成有生態多樣性的生態圈,但我們偏要在極為大量的農場裡種植同一種植物,這使得我們需要在土壤裡添加硫酸來養活它們!
我們主要在生產的另外兩種化合物是丙烯和氫氧化鈉。丙烯主要用作不可再生能源,而氫氧化鈉則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劑和除草劑。
假如我們的食物是就近生產的,我們就不需要這麼多添加劑和防腐劑。再說了,假如我們將食物生產系統建造成可搭配它自然環境的生態多樣性,我們就不需要這麼多除草劑了!
我們幾千年來就知道我們可以將多種植物種在一起,好讓它們提供營養物給土壤、擋開特定昆蟲並吸引授粉者。
我們可以創造更小、更可管理的設施,以最小的環境成本來生產最高品質和數量的食物。但我們不這麼做,因為要花太多錢了。
在一個無政府社會,我們對不可再生能源生產的仰賴會減少。煤炭和化石燃料也會大大減少。假如我們就近生產商品、用本地的高質量材料而非被設計得缺乏效率的、批量生產的塑膠爛貨,那麼我們對化合物的需求也會減少。
為了需求和快樂而生產,將取代為了利潤而生產。何必買最便宜、一用就壞的椅子和燈泡,就只因你付不起更好的?如果貨幣不存在,你就可以打造堅固、高質量、可持續使用的產品。
質量的增加,就意味著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生產。透過將數量轉換成品質,我們還可以把藝術融入到我們的產品裡,將它們客製化以使它們更獨特。
至於我們不常使用的東西,例如剪草機、漁船和手動工具,我們可以安排一個地方讓整個社群的人都能存取它們,就算圖書館一樣!
..(待續)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