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感謝霓詩提出的意見!令我回想起一個畫面,就試試寫下來。
輕快的口風琴聲,悠揚地傳遍了整個屋村。
當我逐步接近,隨著一「叮叮」不同力度的敲擊樂聲微微配合下,
令生動的音符也跳脫出來,感受到一種音樂廳內無法欣賞到的意景。
那是硬幣掉在盒子內,與當中其他硬幣的撞擊聲。
我看見一位在街頭賣藝的樂手,身體左搖右擺地奏著一副手提式的口風琴,
從外表看來是個歐洲人,有典型的歐洲人輪廓,淡淡金黃色的短髮,還有一道道歲月的疤痕及臉部皺起來的皮膚,是個中年男人。
無論什麼時候,他也是帶著微笑,將自己演奏的音曲,用熟練的手腕奏出來。可是如果只是獨奏的話,難免有些遜色,於是他會用唱機放出背景伴奏,豐富了歌曲的層次,令人一時間停下腳步,細心欣賞。
有的一家大小,大人會放下紙幣,小朋友卻喜歡像掉硬幣的遊戲一樣,這也是敲擊樂聲的來源。
就在這時,他吸引了我之餘,還吸引了附近的兩位執法人員。他們一左一右,一方面趕走圍觀的途人,一方面嘗試跟樂手解釋。
在香港,法例上,街頭表演上的定義模糊不清,但卻有一種最直接可以打擊他們的做法,就是投訴他們在騷擾住民或遊蕩。那些本是對付不法之徒的無賴行為而衍生出來的法律,如今卻變成了一種打擊自由藝術的法則。
其實街頭表演,香港隨處可見,問題在於是善用機制及市民身份的人來打擊其他的團體。他們自私的行為,部份都是保障自己的利益才會選擇投訴,甚至他們本身就是借街頭表演來生財的人,影響到香港自由的風氣。
其實論藝術造詣,那樂手遜色於人,只是我們是否應該給予更多空間,去讓更多有興趣的人,享受音樂之餘,給他們分享作品?
音樂如是、寫作如是,
在執法者離開後,我刻意找他談談,買了一隻他創作的CD。不要質疑我的英語,因為他是義大利人,英語也不是十分流利。努力地完成買CD的過程後,至今我也沒有再見他了。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