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有不少劇集及電影都會醜化性小眾,不是將同性戀者「娘」化,就是將跨性別人士妖魔化。近期播出的TVB劇集《踩過界》,其中一個單元似乎有點反其道而行,將性小眾設定成主角。故事主要講述準備接受變性手術幼稚園老師陳庭欣,在更衣室被學生的媽媽發現其「真身」,於是被控非禮。一般觀眾或許會被獵奇的劇情吸引,對於劇中設定應該不會太深究。但看在身為跨性別人士的筆者眼裡,卻有一些情節不符現實。
首先可能為求戲劇效果,在故事中令主角嘗試與女生拍拖,但是男轉女的跨性別人士未必要經過這樣的經歷,而且劇場有點將性別認同與性取向混淆。(「性別認同」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性別上的認同;「性取向」簡單點是指一個人對男性或女性或其他性別有興趣)
其次在劇中非禮案發生之後,在警署向警員展示臨時女性身份證明書(行街紙)以表清白,但在現實中,卻沒有這樣的「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收據」存在。事實是跨性別人士在完成性別重置手術前,是沒辦法更改身份證上的性別一欄,而他們手上的「行街紙」,是指由精神科醫生所寫的證明信,以表明其是進行「實際生活體驗」的情況。70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sTRpXlOE8
70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ELkJH7kQ2
70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m3sPSmJkO
反而警員的態度卻是最真實,因為以警察「依法辦事」的方針,在跨性別人士未進行手術前,往往得到原有性別的看待。雖然近年有更新對跨性別人士的指引,但是他們的態度依舊沒有轉變。跨性別人士保障有限,縱使手持醫生證明的「行街紙」,但執法機關仍可能以遊蕩罪等罪名,將他們帶署調查。
筆者對於《踩過界》不再妖魔化性小眾感到欣喜的同時,亦期望TVB的編劇能夠搜集正確的資訊。因為這套看似正面描寫跨性別的劇集,其實暗藏誤導觀眾的情節,希望大台不要再保持其「是是旦旦」的風格。
ns 15.158.61.1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