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上面的標題一樣,『為甚麼要讀書』這條問題並不容易解答。
相信曾經,或現正是學生的大家都在上著課的時候,為了這條問題而苦惱著,完全沒有聽過老師究竟說了些什麼。我也曾有這樣過,或者現在也在思考著這條問題。
不過真的要一個答案的話,我想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吧。
例如除了文學和電影以外也喜愛音樂的我,也並不能立刻寫出一段歌詞。要怎樣才能將一段本應很簡單的主題,透過很多隱喻的方式表達出來,再加上要押韻的最低要求。這樣一看,讀好書,從別人的作品中學習就變得很重要了。
不過的是,現在的教育制度卻將這件本應快樂,本應能夠影響,或輔助你去做你喜歡的事,達成夢想的行動,加上了一條太過死板,也太單一的標準。
每天二十四小時的時間裏,有將近九小時,也即是三分之一多些的時間都是呆在課室裏,聽著老師在向著全班教授著一大堆和你想要做的職業無關,你也沒有興趣的東西,在黑板上寫著一句又一句你被逼著要背的詩歌和範文,畫著一幅又一幅你根本就看不明白的圖像。然後這個制度,社會就認為你必須像蘇秦熟讀《陰符經》,想出了合縱計一樣熟讀一切的範文、公式。
但是人家蘇秦之所以會引錐自刺其股,"發憤學習",都是因為他多次遊說秦王,推銷連橫計失敗回家後被全家無視,唾棄而怨恨秦國,將這一切的責任都推給了她,然後為了報仇才這樣做呀。
現在連考試中所考的也不是你所學的知識,只是你的背誦能力和"考試技巧"。我相信有不少人一考完一個科目,就會立刻忘記掉你之前辛辛苦苦背過的範文和公式,因為你辛苦地背誦了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
現代的學習、讀書風氣,並不會將每個人的獨特之處計算在裏。
即使你的文采很好、是運動天材、天生音感敏銳,只要你在那些你不感興趣的科目上表現非常好,你還是會被社會定為一個"廢材",只會浪費家人的金錢到一些"對你未來的路並沒有用的東西"上。
也因此,我們失去了讀書的理由,回到了最一開始的問題上。
『為什麼要讀書?』
有人是因為想達成自己的夢想;有人是因為想能夠做到一份收入不錯的職業;有人是因為想學到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有人是因為想報仇。
這也是我會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的原因。
一來是因為我也在迷茫中。
二來是因為讀書的理由有很多,但是現在的制度卻令我們看到這些理由,也無法培養一個理由。
但是總有一天,只要我們肯去找的話,我們都可能會找到一個理由,一個不是為了出到來能有好的收入的理由,一個不是為了別人的理由,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理由。
ns 15.158.61.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