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文理的分界線,都是十分十分的深刻的⋯
我是一個理科人,在學生時代,我曾經對自己講過,如果不能讀理科,我幾乎無法生存⋯那時候,除了看過金庸的、倪匡的⋯其他的都很少看⋯就算如名著三國演義也要分了很多次才能看完⋯
我相信,比例上,文科人和理科人看小說的習慣,也會有很大的分別,會是什麼比例⋯大家想想也知道了⋯
記得多年前,我見過一個高材生,絕對是尖子那種⋯她家裏買了十分多的名著給她,但總是不看,有些看了一兩章就不看了(就好像看歐頓紀元差不多嘍^^)⋯後來,我送了一本倪匡的給她,跟著之後的三年,她追著我找小說看了⋯
每個人對小說的要求不同,但大家有沒有發覺,市面上能選的小說⋯絕對是文盛理衰的,何解!?!連選文,出版的都是文人嘍!
就是有理科生寫小說,因應巿場要求,明明有能力寫一些較理的,也漸漸地被市場同化,又或,大部分的科幻,是文科生寫出來的^^
冇辦法啦,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寫小說的人,絕對是想出版、想寫出一片天來賺錢的⋯但⋯市場上⋯真的有足夠數量的小說⋯是理科生的愛嗎?
可能⋯理科生愛不愛看小說⋯沒有太多人重視,因為他們的亮點不在這裏⋯
可能⋯理科生愛不愛寫小說⋯更加沒什麼人會理,因為⋯人們會以為⋯還是文學作品好些⋯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理科生寫有「理」的味道的小說,理科生看有「理」的味道的小說,絕對是一個未開發的市場⋯
我寫這篇不是為歐頓紀元作宣傳⋯寫歐頓紀元也全無諗過它可以出版賺錢,我只是想⋯在這裏⋯提出一個未開發的龐大市場⋯如果開發成功⋯可以令 「理」的人可以有一個新天地玩一下而矣⋯
祈待ing,科學與文學有激烈碰撞擦出新火花的一天⋯
ns 15.158.61.1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