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哈勃的退休禮物(十五)
大行星與小行星的故事
太陽系行星的排列是內四個小一些的類地行星和外四大的氣態巨行星,據科學家的說法是因為太陽形成時已用盡內層大部分的氣態雲(質量),所以內層的質量較少就只能形成小一些的類地行星了,外層呢,因為仍然保持著大部分的質量所以就能形成大的氣態巨行星⋯本來,這好像很理所當然的解說,但係,真的就這麼簡單?
如果說內層小一些的行星這麼小真的是因為太陽形成時用光了大部分的質量這麼簡單,那為什麼太陽系初形成時先形成了木星與土星之後,旁邊也是沒剩下多少質量呀,為什麼它們旁邊不會形成小一些的類地行星的呢?小一些的行星在內,大一些的巨形氣態行星在外真的這麼簡單這麼巧合嗎?
波爾原子模型和太陽系這麼相似,原子內層電子少太陽系內層行星質量小,原子外層電子多太陽系外層行星質量大⋯這些都真的是巧合嗎?
高中時,我們學的楊氏雙縫實驗解釋了干涉與衍射的情況,有人提出了一些很有趣的疑問及解釋⋯兩個光源(例如燈泡)不能形成干涉,這些光源一定要經過一些縫(或孔)才能產生干涉甚至衍射效應,真的是這樣嗎?
我想提出兩個疑問:
第一個,波爾原子模型中心的原子核是電磁波的源還是電磁波經過的孔?很明顯吧!冇人會答孔吧!?!但是,一個源,為什麼會形成波爾原子模形的結構的呢?那十分像波浪理論中的衍射駐波啊,如果說衍射駐波的波腹是電子殻層有一定的相似度吧。
第二個,如果把楊氏雙縫實驗的那三個縫(或孔)放大至5cm直徑,還可以有干涉和衍射形成嗎?哈,到這裏,可能有人說那些孔要小才可以的,對,就是要小,但是,要多小才可以呢?很多人就是喜歡把事情考慮成是非題,大的就否定了,小的就同意了,世界變得多麼的簡單,多麼美好的⋯
非黑即白很多時成了我們常用的分析方法,但是,這真的有效嗎?
或者,我們試一下把楊氏雙縫實驗做多幾次⋯把那些縫,0.5mm,1mm,2mm,3mm,4mm⋯這樣做多幾次,想像一下會得出一個什麼結果?
越小的縫(或孔),干涉及衍射效應越明顯,大到某程度就越來越模糊了,注意,是模糊了,不是沒有了,咪又來非黑即白了⋯到這裏,是否可以得出結論,比起是源還是孔,更重要的是,相對於波浪的波長(wavelength),這個孔是否足夠小?要足夠小,才能有干涉效應,才能有衍射效應,簡單的說,這些孔有多小控制了干涉及衍射的效果⋯
量子力學也有同樣的概念,越接近量子尺度的(足夠小),量子力學效應就越明顯,所以波爾原子模型能精確預期到那裏是第一電子殻層,那裏是第二電子殻層,每個殼層可以放多少粒電子⋯因為,放出電磁波的那個源(不是孔啊)是原子的核心,是一個 10^-13m這麼小的源(不是孔啊),足夠小就這麼準,就是這麼簡單。
亦都因為咁,好像從來冇人敢,把量子力學用於星系這麼大的尺度,因為大,大就把量子力學效應又好,引力駐波效應又好,極之模糊化了(注意是極之模糊化了,不是沒有了),但是,如果用的時間是一百萬年⋯一億年甚至十億年呢?
點滴水珠可成河,百川滙流成大海⋯上億年的極之極之微弱的來自太陽的重力子的擴散,是否可以像來自原子核的光子,造成一個太陽系這麼大的,有些像波爾原子模型的現今的太陽系。
只要時間足夠長,是否可以代替尺度足夠小,令量子力學效應又好,引力駐波的衍射效應又好,造成現今的太陽系多麼的像波爾原子模型⋯美極了!
簡直就是一個藝術品!
未完待續⋯
作者:有聊得很(manbolo88)
ns 15.158.61.4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