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哈勃的退休禮物(第一季)作後感
寫獻給哈勃的退休禮物時,有兩個初步概念⋯
無論學習與工作,我自己都是一個全理科人,發覺科學本來應該很有趣的,但學習過程非常艱苦(包括數理化),太多教的人依書直說,再加上大量習作,我就見過初中的數可以有十多個步驟,而且當中需思考的步驟是附加數那種程度的,我細心問過唔同的小朋友,他們所用的方法是老師在黑板(或白板)背默(這兩字不是我作的,是覆述一間名校的星級名師形容有些人教書時的情況時說的),然之後幾乎所有學生跟著背默⋯這樣,他們成功地把數學科變成了⋯歷史科了!
包括物理與化學,課堂上極少有活的例子,用活的例子要學生去想辦法解決更加少之又少了(IB 課程例外,它雖然有些難,但 Course Work 真的能做到新問題實習與解決方案,所以我常說,IB 課程雖有些難但極實用,而倫大課程雖然淺些但全面,這兩個課程都比那些鑚牛角尖課程來得實用來得全面),再加上大量的重覆又重覆又難又鑽牛角尖的習作,就令到有趣的數理化變成苦悶的一片天,雖然可以說,這樣對某些考試是十分有用的,但並不代表千辛萬苦學到的就夠實用,我就見過考頂級的小朋友初入英國大學時,教授來一句「原來最基本的微積分與統計都不懂?」
所以就有了獻給哈勃的退休禮物在網上發表的概念,先不求當中的有多少能有實用性,首要目的想觸發科學上的多元思考(當中的科學我已盡力去寫,但完全不能保證可用性,只求觸發新的思考),從比較悶的課堂思維跳出來,還有非常廣濶的天地給你去漫遊,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本科也能想到這些,有多少天材⋯可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這樣想這樣去創作一些另類的科幻。
這不單令學習由苦悶變得百花盛開,也令文學式的科幻市場(對呀,我極之懷疑現今的科幻有很多是出自文科人手筆的,另一些是出自死板跟著一些呆板手則來寫的)有新鮮的水源注入,連詩詞都可以從優美的宋詞進化成更優美的唐詩,再進化成令人陶醉的再別康橋,為什麼竟然有人仍然抱著怎樣怎樣才算科幻,怎樣怎樣才算科學的概念,硬要把科幻與科學文學兩極化,用一個硬框框來抹殺了科學與科幻之間的廣濶漫遊空間呢?
我就要憑空踏進這文學新天地!
另一方面,寫第一季最後幾篇時,又有另外一個概念,表面看來是極無聊的,五十多億年之後的事,完全沒有迫切性,誰會去想!?!在文學領域可以呀!而且任何從沒人去解決過的問題也有價值去想,你不想時算是我搶到了先機了縱使你比我聰明(我想說的是有多少天材浪費了機會與天份,你們不單會做數與考試的!)。
而且,就是一個看似絕對是絕境的絕境(太陽熄滅後的黑矮星),相信連99%的科學家都認為全無生機了!有聊得很就要堅持找出一線生機,從連科學家都不去想的角度用科學去想就有機會從絕境求一線生機⋯⋯這一段送給現今全世界到處陷於困境的朋友!
想看全篇請按:
獻給哈勃的退休禮物 https://www.penana.com/story/61801/%E7%8D%BB%E7%B5%A6%E5%93%88%E5%8B%83%E7%9A%84%E9%80%80%E4%BC%91%E7%A6%AE%E7%89%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