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nana
US
search
Loginarrow_drop_down
Registerarrow_drop_down
Please use Chrome or Firefox for better user experience!
  • Writer
    懸壺廬
    懸壺廬
    懸壺廬
    香港|中醫|認真|亂噏|
    不定期更新。
    在複雜的世界裏,我只想懸壺。
    ig@upholdthebottle
    See more
campaign Request update 0
Report this story
全息的疑惑
G
1.3K
0
0
432
0


swap_vert

閱讀難度:⭐️⭐️⭐️⭐️⭐️

筆者不久的學年剛把針灸基礎的課上完了,當中有幾種針灸的手法,筆者頗好奇,分別是腹針,頭針和耳針。真要說的話這些針法並不屬於傳統針灸的一部分,他們主耍採用的原理不是經絡係統而是全息理論。

全息理論由張穎清於1985年提出。全息即一件事物整體的模樣。全息理論指出生物往往存在一致性,因此局部可以反映全身的情況。這些反映全身的局部名為全息元,他們多是四肢未端。如手掌,腳版等。大家常見的耳穴圖,腳底按摩圖,手掌穴圖都是利用全息理論所繪成。

耳針或耳穴認為人的耳朵像是倒轉的胎兒,耳垂是頭,耳輪是脊柱,而內臟在耳朵中心。腹針則是在腹上畫出一隻大龜,叫作神龜圖。烏龜的頭手腳分別應對人的頭手足。腳底按摩以大拇指作頭,腳根作盤,腎則在腳中心的凹陷。當某個地方生病相應的全息部位也會有反應。好比當女性月事來時,耳穴的耳甲腔亦會充血,可以較明顯的看見血絲。所以通過針灸不同全息部位治療對應疾病。臨床上筆者也確切看見耳針,腹針的療效。只是這樣更讓我疑惑,倒底全息部位是通過甚方法與不同器官聯繫。這點我找遍不同的資料也沒有一份能說清。由是以筆者的愚見,全息理論是一種不足的理論。

  要了解全息理論必先了解他的起源,誠然張穎清為首位提出(生物全息)一概念。但要知道乎第一種運用類似全息的治療手法,耳針(Auriculotherapy)並不是源於中國而是由法國醫師諾吉爾Paul Nogier提出。而法國耳針是以反射(reflex)即神經反射作為原理。中國醫師在之後迅速吸收此慨念並從中醫古藉中整理出耳部穴位發展為今天的中醫耳針。同時美籍醫師 Dr.William Fitzgerald 利用現代醫學方法研究、整理有關所謂「區域治療」(zone therapy,reflexology)的理論(其理論與全息相仿)。然而不論是法國耳針或「區域治療」,他們的創始人不約而同的都受到中醫經絡係統啟發方才發明出有關的療法。

既然西方早有相關的療法與研究為甚麼中醫要提出所謂全息理論?全息生物論唯一的分別是他提出人體有多過一個反射區,而反射區中再可有反射區。全息理論一出,中醫可謂冒出五花八門的療法,他們的原理無一不是全息理論。一時間亂象從生。各種手診,腳診,耳診,一家說這部分代表全息形象中的頭,另一家卻說這是肺。 當然經過十數年的淘汰現時所留下的治療方法大既是臨床中最有療效。但臨床療效好並不等於這種治療手法能得到解釋。

有人會說不對中醫不少運用全息的療法也包含經絡理論。例如《靈樞‧經脈》中記載有六條經脈與耳朵有關,如經絡使耳部與胃、大腸、腎、三焦、小腸、膽、膀胱經。但這是中醫的經絡理論。現行不少療法都是全息與經絡的混合。

全息理論補足了中醫經絡系統的不足。因此筆者的愚見認為全息理論並不應該另立一論而是併入經絡之中。筆者在此反舉兩個例子證明全息理論不足獨立為說。這兩個例子分別是脈診和舌診。
脈診以寸關尺分別診斷肺心,肝脾,命門和腎的情況,而一但該臟腑有病亦會反映在寸關尺脈上。脈診絕對符合全息理論的定義。但沒有人夠膽把脈診歸到全息理論中。還有舌診,舌頭的前端,中部,及後端分別反映人體上焦,中焦和下焦。但同樣舌診没有被歸到全息理論中。

為甚麼呢?
因為中醫古藉中早已經絡充分說脈診舌診的原理。如
五藏別論《黃帝內經·素問》第十一篇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之主?岐伯說: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以上為脈診一部分原理

由此可見全息理論只會用來解釋古藉經絡學說不足的部分。因此我們應該補全經絡學說不足,而非另立一不足之說。

以上全為筆者愚見,歡迎指教。若蒙指導,萬分感激。

favorite
coins
0 like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issue!
swap_vert

X
Never miss what's happening on Penana!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