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時常思考一個問題﹐人究竟為何而活?法國哲學家尚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e)曾經說過「他者即地獄」(L’enfer c’est les autres)﹐亦會有人翻譯為「他人即地獄」。筆者認為後者翻譯略欠準確﹐因為會容易引導讀者認為「他人」即為除自己外的其他人。然而在存在主意的世界觀中並非如此簡單﹐「他者」的概念還包含了非人的事物﹐其實簡單來說「他者」代表了除自己外的所有概念。「他者即地獄」的中心思想亦隨即以來:不為自己而活而為其他存在物而活則為地獄。
1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2A7LhXkoBl
廢話了如此多﹐依然未進入主題。你可能會問我為何以上的概念會關乎《天氣之子》這套電影。仔細一看﹐其實主角們再劇中所面臨的抉擇正正就是在被迫之下造成﹐正正就是在沙特眼中的地獄。
1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OdUNal3UI
「他者即地獄」,被迫的人生有何意義?
在劇中﹐女主角陽菜擁有可以使天氣放晴的能力﹐所以接受委托使東京放晴。然而一個人的能力始終有限﹐陽菜無法阻止東京的連年暴雨。因此她選擇犧牲自己晴女的能力﹐以換取東京的放晴﹐換取所謂正常的天氣。但其實犧牲一個女孩﹐去換取世人眼中正常的天氣和古代的活人祭有何分別?陽菜之所以選擇犧牲﹐是出於善良﹐她一直認為東京的大雨是因為她成為晴女而帶來﹐所以她必須解決事件。但實則並非如此﹐東京的雨水祗是人類做的孽﹐陽菜並沒有義務去幫助世人。
1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ILZysHoUW
所謂的義務或許並非爲他人處理問題
到了這裡﹐其實就引申出一個問題﹐亦是筆者認為是《天氣之子》的其一中心思想:大人造的孽為何要小孩子去償還。無可否認﹐新海誠老師是將現實世界的氣候問題投射入電影中﹐所以將電影裏的問題近根因和現實緊扣並無不妥。說到底氣候變化無疑是人類造出來的禍根﹐或者準確的來說是某部分人。但是﹐這些製造出問題的人卻不解決﹐將問題留給下一代﹐這正正就是陽菜所面臨的局面。「拉屎就要擦乾淨﹐要不就不要拉。」這句看似粗鄙的說話是家母對筆者為數不多的教誨之一﹐套用到《天氣之子》中似乎亦可。
1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8UCzajL0I
的確﹐大人把問題留給下一代的例子比比皆是﹐無論在二次元的世界還是現實的世界。所以我們不難見到﹐陽菜所背負的是上一代人所留下的問題﹐而她自身的責任感在這種情況下被道德責任束縛﹐造出了不是為自己的選擇。所以筆者在開頭所說的「他者即地獄」﹐其實在陽菜的發展中完全吻合。
1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8F2AwfI5h
再者就引申到一個問題:究竟人是否有責任幫助他人處理非自身引發的問題?這樣有機會涉及道德責任(Moral Responsibility)的討論﹐若要而定論來看﹐道德責任祗是說明了人對自身引發的過失要付出相認責任和補救措施。這是就會有人蜘蛛俠附體地提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With greater power, comes with greater responsibility)﹐然後指出一些人若果有能力的話就要幫助他人解決遺留的問題。但是退一部想﹐這推論過程其實帶有隱藏假設(Hidden Assumption)﹐這推論其實已經製造問題的人需要他人幫忙補救。這裏問題就出來了﹐為何他需要人幫忙補救?就是因為他沒法自己補救或自己根本沒想過補救才要他人去幫忙﹐換言之其實要求人去補救的人本身已經沒有盡到自己的道德責任。按照一般的倫理學而言﹐人只需要負責自己的部分﹐並不需要去幫助他人去完成他那份道德責任。
1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KbUDX57Or
因此﹐其實上一代人所製造的問題﹐諸如難民、泡沫危機、核武等等﹐下一代亦即小孩﹐其實並無責任去幫忙解決。本來有能力的人已經無責任去幫他人補救﹐更何況我們這些沒有能力的小孩。
1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nUiXEdUXi
沒有能力卻不被理解,這就是苛刻的社會
對﹐我們其實沒有能力﹐卻身不由己。本來地﹐小孩在社會上的權利和大人已經不盡相同﹐然而我們現在還因為大人做的孽而受到影響﹐要背負一些本來不需要承受的事物。當代小孩的影子正正就在男主角帆高身上體現。記得電影一開始帆高流浪到東京﹐因為盤川不多而且未夠年齡打工﹐他畀迫過著計數而生的日子。這帶出了小孩第一重困境:經濟問題。
1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j76PfHomh
經濟上其實是小孩的一大難處﹐劇中帆高貌似是因為被家暴而逃家。現實中亦存在不少相似案例﹐小孩因家庭環境而出走﹐往往因為經濟原因而要重返家中﹐結果卻遭受更無理的對待。經濟不能獨立﹐或許就是小孩被迫需要和家人同住的最大原因。這些新聞確是常有﹐而有一些意見則批評小孩不理會父母感受。但試問一聲又有誰曾經考慮過小孩的感受?本以為理解是人類的基本能力﹐但有些人往往未見先批評﹐不去了解背後原因就妄下判斷﹐這或許就是社會對於小孩的苛刻之處。
1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24GxQaqJQv
不被尊重的我們
這就引申到社會對於小孩的尊重問題。若要老實說﹐現今社會對於小孩的理解依然不足﹐單憑小孩沒有一些大人可以有的權利就可以見到。小孩往往被視為未成熟﹐因此大人便為此不給予小孩某些權利。例如在劇中帆高作為高一生不被允許在夜晚鬧市逗留﹐這足以反映現實中的情況。自由確實是小孩的一大痛點﹐皆因父母常常而危險為由限制小孩的出入時間。筆者的家庭尚算寬鬆﹐甚至可以稱得上為自由放任主義﹐只要提告知和傳短訊報告位置基本上可以在街上留到12點多。但筆者並非不明白限制自由的痛點﹐皆因我身邊有不少友人的家長為經典的直升機父母﹐只要一過9點便電話狂轟濫炸﹐甚至見過父母直接過來找人的。這種造法既不尊重亦不理解﹐為何孩子就一定要受到限制?受到限制其實是絕對錯的事。17到18世紀許多哲學家諸如洛克(John Locke)、孟德斯鳩(Montesquieu)、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等人皆對自由和權利等概念進行討論。基於他們的學術研究所得出來無非是人類的權利是根據自然法(Natural Law)而訂立﹐任何人亦無權去剝奪另一個人生存、行動和選擇的權利﹐若要以通俗的說法便是「天賦人權」(Natural Right of Human)。
1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zXXpQR8bI
爲何有不尊重的劣根性格?
既然西方國家可以達到崇高的自由主意社會﹐為何為何東方會出現如此惡劣的限制?歸根到柢其實是所謂的劣根性導致。自古以來東亞文化圈被儒家所毒害﹐強調的都是階級觀念。例如五常中提到的君臣和父子﹐便是最好的佐證。中國乃至周邊地區長久以來過份強調孩子要遵從父母的一切﹐要遵守階級觀念﹐如《弟子規》裡面所提到的條文。這情況進化到甚至父母有時錯了孩子也不可以反駁﹐詳情可以讀讀被喻為毒性最強的《論語・里仁》中的語句:「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上述句子意思大概是父母有錯時不能責怪只能好言相勸﹐勸不動就要尊重他們意見(備注:哪怕是錯的價值觀)﹐並且要任勞任怨。以上的例子祗是冰山一角﹐就可以見到儒毒的禍害﹐使得這劣根性深扎在民族的基因之中。代代相傳之下﹐尊者越尊卑者越卑﹐導致現今的人視父母高人一等為理想當然﹐亦令他們常常合理化限制孩子這一行為。若要給予一個簡單的總結﹐筆者認為是儒家文化導致父母為一尊的概念出現﹐然後概念發大從而令孩子失去了應有的權利﹐從而要處處受到父母或大人的限制。也難怪韓非在《五蠹》中提到「儒以文亂法」了。
1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a4KDgUb87
面對如此困境,我們何去何從?
那麼我們有否解決辦法?並不是沒有﹐但很難﹐機率大概無限接近於零。首先這種文化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要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們很難改變一個人由出身就信奉的東西。清代文學家劉熙載在《魚習》一文中提到「性觀其習﹐習乃成性」﹐後半句清楚地表明了一旦人習慣了某樣東西﹐便會順其自然當他為正常﹐從而將其變為自己本性的一部分。因此﹐由於歷史的因素﹐限制孩子的這種行為早已經變成了東亞人的本性。
1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axd4Hdiy8
小孩確確實實陷再困境中﹐源於我們不被理解。《天氣之子》這部電影給予了我很多思考這些的機會﹐令我更加相信自己這一世代所面對的困難。這電影亦或多或少提醒那些所謂的大人﹐若果他們不改變那守舊的思想﹐其實一早就比他們眼中的小孩更幼稚。
1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FzvmhpaVz
我們是小孩﹐我們身不由己﹐卻被加諸許多本不屬於我們的責任。
ns 15.158.11.16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