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alaha Project(文末附註)要見證的,是耶穌在十架上的復和之工(reconciliation)。這種復和既是指神人關係,也是修補人與人之間的破裂與仇怨。對於信徒甚至非信徒,前者就算體會不深亦可意會,後者卻往往帶來更多張力。大至以巴戰爭、南北韓局勢,小至中港矛盾、兩代之爭、邊緣群體與主流的衝突,諸如此類,我們都不難發現雙方爭持不下,疏解無門,然後蘊釀更大的撕裂。無論是出於民族歷史還是對身分認同、話語權、政治立場的抗爭,彼此之間已築起一道無形的牆,將雙方區分同時製造更多的敵視與偏見。信仰群體的情況更為艱困,在彼此相愛的教導下,人心反而掙扎更多,這堵牆顯得高聳而堅牢。但正如 Musalaha Project 所展現的例子,在解決的差異之先,先尋求彼此相同之處。這種「求同存異」的精神亦需要透過面對面的接觸,真誠的對話去一步步實踐。這樣看來,在多元而充滿張力的群體之中,我們必須承認自己已成為別人的高牆,而在謙卑悔改的前提下,彼此才有可能以復和為共同目標,重新對話。
悔改,然後與人互動。這亦是盧雲在《奉耶穌的名》中〈從被受歡迎到牧養職事〉的重點。若沒有委身於群體,人只會變得更自我中心;若沒有悔改的心,一個領袖就算「為神」做多少大事,始終會落入「為己」建功立業的試探。因此,悔改並且道成肉身—進入信仰群體,做回真實的自己(be one’s authentic self),正是盧雲強調新世代基督徒領袖首要之事。無獨有偶,這如上文互相呼籲的正是「拆牆」:拆去與真我之間的牆,與自己和好。
神與人,人與人,人與自己。感謝主,藉著耶穌在十架上的三重復和之工(threefold reconciliation,ad intra & ad extra),即使和好尚未完全,仇恨尚未泯滅,高牆尚在,我們仍可帶著終末盼望,不時悔改學習寛恕。
Musalaha Project
41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GSKEsS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