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教會實是相愛又相爭的群體。「歸因謬誤」以及「自然反應」讓我們對非我異類愈來愈抗拒,卻忘記大家本是同一個身體。我想起過往在教會成長的年日,最令人糾結的莫過於感情關係。
談到信徒的感情關係,溫馨或激勵的見證當然還是有的。奈何讓人困擾的也是感情的二三事,它們從來都是曖昧的,尤其是發生在同一教會之中。我認識一對情侶在共同團契相識,然後因性格不合而分開,結果雙方未能釋懷而萌生離開教會的念頭;我自己亦曾經追求姊妹失敗,而很想迴避對方,未可一如以往團契相交。此等感情例子不勝枚舉。當感情上的期望落空, 我們很自然地視自己為受害者,然後帶著傷疤離場。比起肢體間的衝突,感情關係的影響更為複雜,就像尚未織起的毛衣突然被粗暴地拆線,打作一團,少了衣服還要多了好些難解的結。
無獨有偶,日本人將深厚的情感或關係稱為「絆」,字面意思與「結」與相近,卻有著相當正面的意涵。這正好提醒我們,關係確是兩條生命線彼此交纏的流動,時而合拍譜織美妙韻律,時而意見分歧背道而馳,時而打轉、留下或大或小的結。說到底,彼此都屬於同一個身體,他日殊途同歸,在真道上同歸於一(弗四13)。人際間的裂縫或源於相爭,而修補關係的最大窒礙卻可能是「拒絕溝通」。既然教會是多元而合一的群體,我們自然少不免衝突。重點卻不在於向衝突說「不」,而是在感情、友情、團隊、長幼、同工與會眾的張力之中,存著開放的心與和好的盼望,繼續相爭又相愛。
ns 15.158.61.2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