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治、天人合一、清靜無為」此乃老子主張的統治理念,從東周末年起,老子已將《道德真經》寫成上下兩部,分別為上篇為《德經》,下篇為《道經》,其目的是修道者以德為先,才可得道。而這種修道的概念,直至後世人用於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中,發展至唐代,更有傳人──李在田花盡四十年時間,盡得書中奧妙,並在道中山上創立「道承書院」,自稱圓修道人,並分路將其四大知識發揚光大。
圓修道人掌教十年,將「道承書院」弄得有聲有色,特別是第四門堂的善為堂,以「養生」為重點教學的書院門生多不勝數。不過與其說是學習智慧,從《道德真經》中悟出來的,是有別具一格的武學,這才是這「書院」能發揚光大的最大的特點。
可是直到圓修道人修成正果,大乘圓寂之後,四名弟子分別以各自認為自己的修為更高,只有自己才能掌管「道承書院」,為「正宗道承」一說鬥得四分五裂,傳人盡失,甚至投得各門各派。而當不同門派的掌門理解到部份《道德真經》的威力後,將小乘運用於自家的武功之中,改進了不少優劣,更甚是漸得成果,令當時整個中原武林的武功修為躍升至另一個層次。但每派掌門為了掩飾本門武學的來源,也將內功心法私自篡改,不單失去原意,甚至令後人一直無法修得如前人一樣的武學。
到北宋年初,各門各派為了自己的武術有更高層次,掌門開始借用自家地方的特性創出外家功,配合真傳內力後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於是又一次將內功心法配合外家功夫改頭換面,成為自創的本門武學秘訣。直到金朝武官王重陽在山東寧海開帶著《道德經》創立「全真派」,各小門派心知自己的武學未成氣候,也相繼擁立「全真派」為正派之首。還有支持「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說法,並以「行俠仗義」為主的「丐幫」為正義之師,將三大勢力維繫於「正道」,令一眾小幫派可以借助其威名保持正義形象,打擊所謂的邪魔外道,或是一些不合群的門派,以助長自己的門派實力。
隨後的武林發展,各大門派也羽翼漸成,在中原武林上各佔席位,開始有自成一國,甚至有「取代全真,技壓少林,號令丐幫」的目標。要武學上超越少林,唯獨要鑽研出更上乘的內功心法,但以少林所擁有的《易筋經》及《洗髓經》外,甚少出現其他武學典籍可以比較。其次是要號令天下第一幫,必須要成為人中之龍,得到丐幫四大長老認同,加上由前丐幫幫主親自傳授「打狗棒法」及「降龍十八掌」兩門絕學,才可以成為丐幫幫主,所以更不用說要取代「全真派」在武林上的地位。
不過……來到南宋時期,有緣人也相繼出現……
後記:可能真的會有所改動,故事背景會改成南宋,但現階段還是會在元朝。
ns 15.158.61.4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