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曾說過一句話:我見佛陀的法相,都是有頭髮的,那與佛教所奉行的「擺脫一切煩惱」豈不是有所抵觸嗎?我只是回應四個字:佛本無相。佛所奉行的四大皆空,源於所見所聞,皆不真實,有空有盡之時,我們身處這個婆娑世界,皆有形識相,色相界者,皆有盡時,盡到便歸空,故空相亦是相,只有無所相相,方為皆空。友人所知的,都是眼見之畫,畫是人所畫的,故有相,只是此相何來?就要從原佛教說起。
3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SyG5K3KUo
佛教源自印度,印度之原佛教,只有浴佛和唸經,透過不斷唸唸經咒,以達歸一空無之境。數千年前印度文化是怎樣?我們可以透過古人留下來的畫像略知一二。古佛畫所有佛之形相,皆出自古印度人手筆,必然與當時流行風俗有所關連,故此佛相便「有頭髮」、圓潤長耳,甚至有鬍子,但這皆是人所授之相。沒有具體長相,一般人根本難以明白「佛本無相」之義,甚麼也沒有,就是甚麼也沒有之境嗎?
3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OrpEbLbTY
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地方,正是可與當地本土宗教融合成宗,形成一派之宗。例如泰國的南傳佛教、日本的神道佛教等,而中國本土宗教,正是道教也。焚香禱告,正是清香祭三清之融合,而剃道象徵脫離煩惱,落下三千煩惱絲,正是唐玄奘把佛教傳入中國時,人所知的法相,而此法相,一直傳承至今,就是中國佛教主流的禪宗。禪宗主張入禪坐定,就是以經文化掉外來一切的干擾誘惑,達至歸一而無境界。
3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oaPAt5AIY
既知道佛的法相,會因國家地方而變,當然亦會因人而變,但千變萬化,都歸於無。觀世音菩薩有千變萬相,因要教化不同類型的世人,然而最終的理念,都是教人放下手上所握一切,六感六識皆歸一為無,即放下執著,以平常心看待世間一切變遷,此謂佛之教化。所以學佛之人切忌執著佛的形相,有相便有煩惱,有煩惱六感六識不通,無法達到空的境界。故沒有甚麼的境界是甚麼,只有放下一切形相,才能徹悟。
ns 15.158.61.5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