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圖: 連結 文: 挪拉夫 (Instagram) (原文載於十辭星海)
俄羅斯總統普京為了合理化自己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宣稱烏克蘭是俄羅斯「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領土」,而他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來「解放」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烏克蘭人民,能夠「非軍事化」烏克蘭之後帶來和平。
普京為了進一步正當化戰爭,更宣稱有猶太人血統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新納粹」,指控他進行「種族清洗」和研發生化武器,圖以掩飾俄軍濫殺平民,轟炸醫院、學校等非軍事建築的暴行。
然而不論普京用什麼冠冕堂皇的遣詞,上述論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充滿矛盾,根本不足掩蓋他企圖復興前蘇聯霸權的野心和俄軍的殘忍暴行。這無容置疑是一場「侵略」、「屠殺」,為的不是烏國人民的和平,而是普京自己擴張領土的貪婪。
猶記得高中時代看中史書,講到國共內戰時總會刻意用「解放」、「殲敵」等用詞,來形容共軍打敗國軍。尤其是看到講述共軍和國軍「三大會戰」的文章,看到什麼「解放」遼西、平津,「殲敵」一百五十萬,頓時令我想起「魔獸爭霸」中聯合軍抵抗來自地獄的燃燒軍團的那段劇情,乍看之下,還以為那些地方受到惡魔的佔據,共軍殺的不是人,而是一百五十萬隻惡魔。
操控遣詞是獨裁者常用的技倆之一,不得不承認,這次老大哥做得真不如契細佬了,俄佬國內到處都爆發反戰示威的同時,契弟的國民竟然比俄佬更挺普京,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教育制度優勢」了。
我忽然想到,如果日軍當年能夠成功用「把三十萬南京平民送往高天原享福」之類的說法取代「百人斬」、「虐殺」等詞來描述南京那件事,並為廣泛接受的話,怎看都比「殲敵一百五十萬」的「三大會戰」能獲得更高的歷史和道德地位吧。
二零二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ns 15.158.61.3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