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你喺郭信華讀?讀書一定好犀利啦!」
「你個仔之後一定係做醫生啦!」
「元朗郭信華?地區名校wor,你係咪英文好勁啊?」
李卓霖在拿到自己的升中派位結果時,早就知道自己有一天會受不了。
受不了自己明明只是個庸才,但還是因為各種不可抗力被塞進了讀書工廠。他在另一個小學的朋友明明成績比他好,但卻沒有那個運氣。待在這間裙帶小學總令他懷疑校園生活是否真的這麼混亂,他的小學就好像早早進入了社會,有人談戀愛,有人爾虞我詐,有人出國,有人玩心計,每個人說話都好像在政治論壇裡面摸爬滾打了好幾年,帶著一種稍嫌稚嫩的高級憤青氣質。
郭信華就好像將李卓霖的小學擴建加大,過去的等級制度也一起變得更複雜了。香港地很少,所以郭信華將李卓霖的小學照搬也有道理,只是他不理解,既然這間學校有八成的人都是裙帶小學畢業的,為什麼不能直接在原來的校舍直接加蓋,非要找一個新的地方建中學呢?
每次大人誇他,李卓霖都會躊躇一會,思考自己到底真的有這麼聰明嗎?或許他是的,他早早認識到了生存在郭信華的必要條件,而且已經在它的前身裡生活了六年而沒有跳樓,沒有持刀傷人,沒有被持刀傷到,也沒有壓力爆煲。他好像在十二三歲的年紀就已經做到了HKU商科人才會有的左右逢源。但每次看到自己文理科都是75/144的名次,他就會懷疑郭信華真的需要自己嗎?
「需要」是一個很敏感的詞,通常人們說出口的時候,它都不是那個意思。「阿sir~~~~我地需要放break~~~~」「卓霖,我地宜家需要一位品學兼優嘅學生做代表。」「阿仔,阿媽覺得需要加多幾堂。」沒人真的跟李卓霖說過「需要」他,中文並沒有很好的他雖然覺得「郭信華需不需要自己」這個問題當中有一些字眼弄錯了,但是始終找不到最佳答案,就好像小學考試每次成語填空,他總會被扣很多分。
1.媽媽很需要小明()。
2.他總是(),不懂得聆聽外界的聲音。
李卓霖的試卷:
1.媽媽很需要小明(充耳不聞)。
2.他總是(力爭上游),不懂得聆聽外界的聲音。
老師總會在這時將他叫到教員室,責問他有沒有好好背成語。
有的,我有的,李卓霖無論是嘴上還是心裏都是這麼說,老師說他繼續搞不明白成語詞義的話,對以後中文dse閱讀和作文都會有很大影響。「中文係死亡之科,卓霖,你真係要用心d,好好睇清楚問題問緊乜。」老師總是這樣說。
每當這種時候,李卓霖就會覺得自己很聰明,他並不會質疑老師,這是他在微縮社會裡知道的道理。
假裝你是一個lego小人,黃黃的臉上有大大的笑容,大大的眼睛處理複雜的言語,之後3,2,1,立正!在這裡站十五分鐘!你就可以被砌回到四輪驅動消防車與救援艇上,lego小人不會明白充耳不聞和力爭上游的意思和分別,他們只是一直用那個表情在小孩手上飛翔。好,說教完畢!稍息!立正!正步!走!
但其實我到底錯了什麼呢?李卓霖總會問自己,母親確實很需要自己的充耳不聞,對學習以外的娛樂充耳不聞,對談戀愛充耳不聞,對父母的爭執充耳不聞,所以當人類力爭上游的時候,他需要不懂得聆聽外界的聲音。
「做你自己嘢,唔好理我地。」「我地係咪騷擾到你?咁我地細聲d。」「阿仔喺度溫書,你唔好睇電視騷擾到佢。」乍一聽其實有時會令人感動,但他知道這不是在為他,而是為了母親心中的李卓霖說的。
阿媽,你知道嗎?嬰兒的聽覺是最早發育好的,尚在腹中便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這是李卓霖在母親送給他並要求他讀完的人體百科全書上看到的,母親想他讀醫科,所以從小便開始培養。做醫生需要聆聽病人需求的話,我可能做不到。他很想和母親解釋,但是他中文成績是名副其實的一般般,平時作文考試考演講稿十分通常只有四點五分。
郭信華中學學生會擬發起「耳邊清風,參與家事」活動,試以郭信華中學學生李卓霖名義撰寫一篇演講辭,在晚餐時間向母親演講。(10分)
母親:
晚上好!我是李卓霖!相信你一定對最近的成績發表有所耳聞,我認為,讓學生解放耳朵,認識世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我想鼓勵你支持「耳邊清風,參與家事」這項活動,令家庭內部環境變得更加和諧,也可以使家庭內學生有更好的心態備考DSE。
寫這種東西,也許還不如去提升一下自己下品的寫作水平,李卓霖捏皺了心裡那張草稿紙,把它丟得遠遠的。
「同學,我地Aurora需要你嘅支持,請支持三號內閣Aurora!」記得中學開學第一天,就已經有人和他說「需要」,李卓霖拿著學生會內閣的宣傳單張,又愣在了來來往往的人群中,像一棵樹一樣,有人需要我這棵樹嗎?
「同學,請盡快前往自己嘅班別,唔好塞喺路中間。」訓導主任推了推李卓霖,示意他趕緊走,李卓霖又回頭看了看剛剛和自己說話的內閣成員,他已經在「需要」別人了。算了,充耳不聞吧,中庸的李卓霖,你需要力爭上游。
於是他踏上樓梯,踏向永無止盡的階級。
ns 18.68.41.14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