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果然我的青春戀愛喜劇搞錯了》(下稱《果青》)之前不得不提《我的朋友很少》(下稱《友少》)。誠然,《友少》是一部對於輕小說史有著特殊意義的作品,因為在這之前,當紅的輕小說往往都是些多多少少混雜著些奇幻或著SF的作品,而且文筆往往不俗,你看以前的作品都是甚麼《狼與辛香料》、《文學少女》、《丹特麗安的書架》,和普通的流行小說放在同一個書架也不失禮(雖然當年文筆差的輕小說還是有很多的)。
《友少》的意義在於,它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模式:第一,它沒有怪力亂神,前三卷甚至連明顯的主線都沒有,打著「學習如何交朋友」的旗號,游泳、遊戲、煙花等後宮動畫的各種元素往裡面一糊弄,便成了一篇十萬字的小說;第二,《友少》的文筆很爛。中學的時候我有一位朋友,看《友少》之後便潛心寫作,雖然那位朋友的文筆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坦白講,《友少》的文筆可以說是差得令人髮指,是一部會讓中學生讀完會覺得「原來這樣子的水平也可以當輕小說家」,進而和材木座一起發起作家夢的神奇作品。順帶一提,尖端出版的《友少》第四卷書腰還真的寫上了「5th浮文字新人賞」幾個大字,吸引心懷夢想的少年投稿。
渡航最初寫《果青》便是以《友少》為仿效對象,從而寫出來的青春殘念系故事。《果青》和《友少》主題相近,都是講一群不擅交際的學生,集結在一個社團中學習待人接物的故事。在《友少》中,小鷹、夜空、星奈和其他部員都不擅交友,所以他們成立了社團,展開了交友為名玩樂為實的日常生活。雖然《友少》也有提過現實充,小鷹等人也時不時會羨慕現實充的生活(鄰人部的生活明明就很現實充),但《果青》偏偏更強調現實充,將這個概念發揚光大,在小說中不斷強調獨行俠或不擅交際的人與現實充之間對立。
既然《果青》是仿效《友少》,應該也不少人認同《果青》是青出於藍之作。其一,《果青》的語文水平比《友少》實在好太多,作為旁白的比企谷表達清晰,思路條理有序(且不談價值觀是否扭曲),人物的微小動作和景物描寫也都相當細緻且洽當。玩梗的時候,不但玩得恰到好處,也不只玩動漫梗,甚至加插了宮澤賢治、村上龍、夏目漱石、太宰治等大量的文學梗。其二,雪之下和由比濱的心智明顯比夜空和星奈成熟太多,就像是高中生與小學生之別。重讀完《果青》再去讀《友少》的時候,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來自低劣文筆以及人物幼稚行徑的雙重打擊。雖然以開頭幾卷來斷定一部作品如何,對於《友少》始終不太公平,因為《友少》是一本第四卷正式進入主線,開始有趣起來的作品。
《果青》和《友少》,這一種以不擅交友為題材的輕小說到底有何存在意義呢?為免誤會,我必須說雖然大眾對動漫的負面刻板印象存在已久,但喜歡動漫並非與沒有朋友或著「毒」、「摺」劃上等號。這兩部作品的意義在於,校園中有八面玲瓏的人,自然也有不擅交際或著對於人際關係有潔癖的人,有外向的人也有內向的人。人際關係有時綻放燦爛的光輝,但其背後也必然有陰影的存在,並不是說青春一定是負面的,但我們不能否認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總有些不合邏輯的部分。這種殘念系的青春作品,便是深入挖掘這種潛藏於其中,也無法避免的黑暗。與普通歌頌青春的作品不同,嘗試從失敗者的角度,重新探討青春中的種種面向,並對於從眾或青春的狂熱行為,進行某種反省、批判。
《果青》和《友少》雖然題材相似,但後來也走出了不同的路。《友少》以交友為始,途中面對各種二擇其一的困境,愛情VS友情、十年前的友情VS現在的鄰人部。你們有發現嗎?《友少》面對的困境,多多少少有點像《果青》第七卷中眾人不想改變的心情。小鷹無法接受星奈的告白,就如同老海名害怕戶部告白一樣,人的群體很容易因為一些微小的改變就分崩離析。所以《友少》最終才走出了被部分宅友憤而燒書的友情結局。
雖然我不討厭《友少》,個人覺得《果青》更加高明。《果青》以批判現充為始,然後眾人的心境開始交織、改變。比企谷從最初那個咒罵青春的犬儒主義者,漸漸找到自己重要的人,找到自己珍視之物。
有些想法難以用三言兩語就說清楚,有些心思只需要一句話就能傳達。巴別塔的典故告訴我們語言是有侷限的,儘管如此,比企谷還是不斷編織著語言,傳遞心意,跨越無數的錯誤,追尋那看似遙不可及的真物。
在故事的結局,比企谷終於用自己拐彎抹腳的方式,傳達出自己的心意。時光轉逝,那抹青藍不會退色,青春的煩惱、甜的、苦的、疼痛的、難過的、傷痕以及痛苦,都會深深地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
用一句總結《果青》。第一卷批判現實充,第十四卷讓人想談戀愛。在寒冷的冬天,用那甘甜到膩的MAX咖啡溫暖人心(而且我有預感,總有一天能夠喜歡上那份甘甜(和苦澀))。102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4ykNmshT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