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國、非洲和古埃及之間的秘密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北屬黑水,南屬大荒……帝堯、帝嚳、帝舜葬于岳山……有熊、羆、虎、豹」《山‧大荒南經》,假設南海是印度洋、赤水是中東紅海、流沙是非洲撒哈拉沙漠,黑水是歐洲黑海,大荒是廣闊而人稀的非洲,那麼印度洋之外,紅海之西,其北是歐洲,撒哈拉沙漠之東,南方是非洲,《荒經》所述之地便是埃及,是古黃種人大遷徙時第一個根據地,第一個屬於古中國人的王國,所以「帝堯、帝嚳、帝舜葬于岳山」有可能是指三帝葬於埃及。
PS: 經文中「虎」是指獅子,即古人將獅與虎同歸於虎稱,至東漢末年將獅與虎分類,《東觀漢記》:「獅子形如虎,正黃,有髯耏,尾端絨毛大如斗」。遠古時代是沖積平原,考古發現有約公元前7500 – 前4000年遊牧和村落遺蹟,至約公元前2500年前成為沙漠。
古中國人與非洲關係密切,然而古黑種人可曾在美索不達美亞當過古黃種人的奴隸?人類史上第一部法典是蘇美爾《烏爾納姆法典》,於烏爾納姆第三王朝 (公元前2113–前2000年) 制定,其序言是:「是神授予烏爾納姆統治權力,烏爾納姆在人世間的行為是按照神心意,確立『正義』和『社會秩序』」。法典內容包括律法和稅制,也有奴隸保護法,例如禁示強暴女奴,處罰毆打奴隸的主人等,說明奴隸在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已相當普及。
立法保障是為了防止社會不公,比《烏爾納姆法典》更早出現的是埃及奴隸制度,約公元前4500–前3100年。學者普遍認為基於人類的祖先是進化速度相對落後的黑種人,且所有人種都帶有黑種人基因,所以非洲是人類的發源地,是埃及人後來入侵非洲,從戰爭中將原居民奪來做黑奴。
縱然有些史料提及埃及人入侵利比亞等地,然而今天黑種人活躍於非洲不等於7000年也是如此,假設《荒經》是指非洲,那麼7000年前非洲便是無人之地。從《聖經》角度思考,人類的發源地是美索不達米亞,是閃、含和雅弗後裔共同發展「黃黑白」三族群之地,其中古黃種人從美索不達米亞攜同作奴僕的古黑種人抵達尼羅河流域建立埃及王國。
全人類都擁有黑種人基因,筆者估計人類的祖先亞當是黑種人,所以他跟白人女子夏娃誕下的後裔全都帶有黑種人 (亞當) 基因。至於奴僕問題,可參考《創世記》,「挪亞醒了酒、知道小兒子 (含) 向他所作的事 (含偷竊後,插贓嫁禍予其兄弟),就說:『迦南 (含的後裔) 當受咒詛,願迦南作閃的奴僕。願 神使雅弗擴張,使他住在閃的帳棚裏,又願迦南作他 (雅弗) 的奴僕』」。
從16至19世紀,歐美黑奴 (Triangle Trade) 應驗了挪亞後半部的預言----「願迦南作他 (雅弗) 的奴僕」那麼古黃種人又是否真的當過古黑種人的主子?我們嘗試從另一些問題中尋求線索:為甚麼埃及能在短期內建立大統一的帝國?為甚麼埃及的核心城市沒有築起城牆?為甚麼埃及擁有大量神廟和金字塔遺跡,就是沒有宮殿遺跡?
能在短期內建立帝國的原因,是王國本身存在。即古黃種人的部族從美索不達米亞帶著成熟的治國概念、行政架構和生產技術來到尼羅河建立埃及王國。跟米諾斯文明 (雅弗後裔) 相似,他們同樣是大遷徙族群,族群之間彼此信任,來到尼羅河流域前,非洲同樣沒有其他人類和部落 (故稱大荒),所以沒有築城牆作防衛的必要。至於沒有宮殿遺跡則不代表法老住在民宅。薛鳳旋教授認為古埃及人因尼羅河氾濫衍生的威脅,使法老重視永生信仰,所以金字塔和神廟都是用岩石建造,今生享用的王宮則用泥磚建造,所以王宮難以保留至現代。
近年學者亦發現,約公元前2600年修建的古夫金字塔,其所用的岩石不是由奴隸用苦力運送過來,而是通過運河。開鑿運河除了便於運送,更可以解決尼羅河氾濫的問題。另外在金字塔附近,也發現有「工人居住區」遺跡,證明金字塔非由奴隸建造,而是數以萬計熟練的受薪工人們建造。
儘管從不少古埃及牆畫上得悉,統治者多數是黃種人 (鼻子不挺、黑髮及黃色皮膚等),低下階層多是黑種人,這個模式只能反映黃種人在社會上比較有競爭力,並不代表古黑種人是奴隸。有趣的是,在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塞提一世 (約公元前1294–1279年) 的墳墓裡,有一幅畫有白黑黃三種人同時存在的畫像,雖然衣著規格有別,風格卻都是古埃及文化,說明他們都是埃及人。古埃及人包含三人種,便是來自閃、含和雅弗三族群的遷徙隊伍,只是古白種人主要歸愛琴海遷徙隊伍,所以古埃及多數是古黃種人,其次是古黑種人。
假設在黃帝在黃河流域建立華夏王國後,古埃及也出現人口過剩的問題,為減量人口氾濫問題,古埃及領袖把低下階層,包括罪犯和古黑種人陸續送往古埃及東南部 (今埃塞俄比亞至蘇丹一帶)。千多年後,被送抵埃塞俄比亞沿海地區的古黑種人在比例上遠超古黃種人,他們也學習了古埃及治國、航海和貿易等知識,至約公元前400建立阿克蘇姆王國,但文字與科技則未被古黑種人重視,至1世紀才有一位古希臘商人於《紅海環航記》提及阿克蘇姆王國。
值得一提的是,古埃及文明比阿克蘇姆王國年代久遠,說明非洲發展是從東北、至東非、再擴散至整個非洲,換言之人類文明不是從非洲開始,而是美索不達米亞。
回到5500年前的古埃及,假設當地古黃種人仍希望找到更美好的新家園,終於有一天,手持《山經》地圖的探隊族人回報成功穿越阿富汗山區,並發現比非洲更美麗的黃河流域。此時,貴族古黃種人決定帶同古黑種人 (僕人)、炎族人和古白種人 (使雅弗住在閃的帳棚裏) 往中國去,然而這次大遷徙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假設,貴族古黃種人在阿富汗山區迷了路,幾個部族數千人被迫滯留山區險要,老弱婦孺叫苦連天,人們開始出現抱怨和分歧。人群中有炎族人,他們擁有古實人血統,體格比古黃種人優越,在險要路上更顯本領,此時,他們發起了叛變,要求古黃種人交出權力。從此炎族人負責指揮,古黃種人手持《山經》地圖負責找路。
數年間,古黃種人發現古印度,那裡同樣杳無人煙,炎族人率領其部族、古黑種人、古白種人和少量古黃種人抵達古印度定居,發展繼古巴比倫和古埃及後第三大文明古國,所以印度人有的像黑種人,有的像黃種人,有的像白人。部份炎族人 (包括神農氏) 仍追隨古黃種人繼續尋覓黃河流域,終於在迷路中找回原來路線----絲綢之路----抵達中國,然而此時的領袖已由原來的古黃種人,改為炎帝神農氏。
神農氏建立華夏後,炎族將領蚩尤發動暴亂,同屬炎族的神農氏無力應對,民眾要求黃帝領兵鎮壓,最後黃帝趁濃霧到來之日,以指南車擊敗蚩尤。黃帝人氣頓時急昇,重掌王權,炎帝亦讓出帝位,於後世當個精神領袖 (炎黃子孫)。
約5000年前,地球七大洲剛從一幅板塊分裂,美、亞、非和澳洲等距離十分接近,部份炎族人甚至可以撐船抵達澳洲,因此澳洲人與印度人有血緣關係。
時至今日,東非地區仍難免戰事,原因是非洲擁有大量尚未被開發的天然資源。若要安然發展非洲經濟,其中一個方法是將非洲本土未開採的資源及早賣掉,未探索的地區則以抵押方式轉讓給有經濟及軍事能力的聯盟國。既即時兌換現金投資本土基建、經濟和科技,同時亦換來外交機遇,包括沙地阿拉伯 (中東) 和歐美俄中等各國的保護,理由是沒有一個軍事大國願意看見自己換來的抵押品有任何不測。
當歐美俄國家在非洲國家開始建造油井等設施,便意味她們已經投資非洲,沙地阿拉伯等富裕的中東國會隨行投資。因各國派人視察非洲環境,必然發現其經濟潛力,繼而投資基建項目,建造工廠和開拓非洲龐大市場,創造當地就業。又當全球人們發展非洲時,非洲各國領袖必須團結合一,把握機會提昇自己的國際地位,同行世界開拓新市場,引入閃族和雅弗族後人,共同商討合作,造福末世代人類。也許,上帝將破解《山海經》與《啟示錄》的責任,都留給當代中國人,是有其心意。
ns 15.158.61.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