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學校在推7個習慣,其中有一樣是:要事第一,簡而言之就是「先做該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完整來說就是裝事情分成四個象限:
1.急事(重要且緊急)
2.要事(重要但不緊急)
3.煩事(緊急,但不重要)
4.閒事(不緊急也不重要)
然而今天跟同事在聊天,他說他有點emo,他覺得每天學校家裡兩頭忙,事情做很多,但總覺的心裡空落落的,不開心,很累,他覺得他快爆炸了,他說他很想去無人島,去一個沒有人打擾的地方,靜靜的放空,沉澱心靈。
我說,因為你每天都只做了「該做的事」,而沒有做到「想做的事」。所以你雖然每天完成了很多事,但心裡卻沒有得到滿足,而當可以做「想做的事」時,又被其它緊急的家事,孩子被佔據了。所以心靈非常的空虛跟煩悶。
再跟進階的說詞是,每天好像都有新的挑戰,但又覺得不是新鮮事,感覺就像換湯不換藥,有種逆水行舟的感覺,不進則退。而這退的感覺就是空虛跟恐慌感。
繞回到我自己的狀況,難道最近的心緒不佳也是如此?好像不是,哈哈。我後來發現是現實中的實際問題,不是心靈的問題,了解以後心情有得到緩解,但問題無解,所以就先放著了,擔心無益,情緒搞定萬事大吉。
其實很多事候都是小事,心裡的坎過不過去而已,只要不是身體受到實際的創傷,很多事情都可以解決,心靈創傷的部份也能解決,只需要時間跟耐心,還有真誠的愛,還有錢。
至於衝突是什麼?我們總教導孩子要先做「該做的事」(要事、急事),再做「想做的事」,進而希望他們能養成負責任的態度,可是今日事件的元兇,竟是「該做的事」,感覺好像跟推行的計畫有些許的衝突。當然仔細思考後,是不衝突的,但簡約而言是有影響的。所以有點矛盾啦。哈哈不可簡而約之。
虎頭蛇尾出現了,不知道怎麼收尾了,因為我講完想講的話了。哈哈
7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mKLXoMV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