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查理蒙格。
(不知道為什麼想到上面那句話,就容許我貼上來吧!以下正文)
24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dGsSGnLDf
缺點,這種事情,我認為若不是其他人提出,就很難被自身所察覺,當然那也僅是因為我們會向著自己喜愛的東西去追求,在當下時,人就像是馬車的馬匹,被人用遮板遮住了四周,讓馬匹能不被其他事物干擾,筆直地朝目標前行。
只是這不好嗎?也不會,因為事實上沒有東西會是完美的,無論是再怎樣的傑作,都會有人可以從中挑出毛病。有人認為文藻飛揚的詞句,在某人看來只是毫無意義的空泛;有人喜歡探究深層的情感,在某人看來只是在無病呻吟,無論創作者多想滿足受眾,終究只有部分人(甚至只有你自己)能咬下。
這裡不批評他人的創作,想談談的是我認為自身的缺點,目前統整出最大問題的兩點:
1.空間感不夠,這在繪畫時也有同樣的煩惱,就很難想像一個很好的場景,我更喜歡活生生的東西。
2.情緒深度,情緒的堆疊,在詞句描寫上達不到意境。
我喜歡活生生的東西,喜歡在角色間的對話找出他們的衝突和喜怒哀樂,對待角色的用心程度,與對待場景和描述句的立場呈現反比,這可能是我未來的修稿方向。
可是另方面增加上述的東西,也會增加小說的負重度,到底要用多少詞句來形容這裡,這裡是否應該增添這些意境?會否拖慢劇情?這也是需要取捨的地方。
在創作小說這條路上,也算是走得有點久了,很多情緒、痛苦和謾罵也看過不少,自己創作的同樣一部小說能被評成超好的作品,也有人說中庸拖累,更有人直指文筆差勁等等。
但是,事實上創作者與讀者就像是一面雙面鏡,當讀者提出他的見解時,很可能也只是他認為這樣的東西是好的,他沒辦法被你引入故事裡,有可能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他本人無法接受而已。(或者他看得太少)
當然創作者也是,當讀者提出這件事時,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取之多少建言,只能靠自身取捨,因為人終究只能創作出自己喜愛的作品,要不在這沒有實際回報現況下,去迎合某些人的愛好,也只是為難自己而已,還很痛苦。
想要怎樣的作品和結果,都只能靠自己去爭取,多閱讀多聽多思考。期許無論是自己或者他人身上都不只能帶著槌子,也可以帶把剪刀之類的XDDD,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會變得不同呢。
ns 15.158.61.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