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教育體制、系統為了符合社會普遍的價值觀與重要的議題前進趨勢,因而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宣導活動,這些活動小至一張學習單,大至一次五十分鐘的宣導講座,而每一次的講座內容雖有些微差異,但整體架構及所宣達的內容其實也都是同樣一套「模板」。那麼宣導的意義何在?其實就是向國小的公民課一樣,透過不斷的餵「training data」,來將學生訓練成道德上的答題達人。
學校內常常品請外校講師,講述關於性別的議題,如:性別平等、性霸凌、性騷擾等,而其中的性平等不外乎就是「分工分籌」與「刻板印象」兩點。
在有不同性別的一個群體裡,怎樣才能公平的分配工作?如果以性平的面向來看的話有兩種做法,一是讓想做的人去處理該工作,二是男女平分(此不考慮性別認同)。但實際狀況永遠與理念不同,因為在沒有利益或利益相同的環境下,1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esUikQROm
根本就不會有人想多做什麼,而在刻板印象下的處理方式比在性別平等的處理方式有利時,原先喊著性別平等的一方就又不出聲了。而同工同酬一事則是點出了過去部分公司在男性與女性有相同工作的情況下,女性所能賺得的薪水較男性來的低,但這其實就是當時社會的觀念投射在金錢面相上的一個實例罷了。除了薪水因應工作內容多寡來分配外,我們也常聽到「雇主不得在招聘的宣傳或說明中寫到性別的限制」這樣的規範,但其實際在進行面試時是否有把「性別」當成一項因素在考量呢?人們曾幾何時又能夠知道了。1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ouKklcjEV
刻板印象是一個很奇妙的問題,因為總會在講座及宣導裡聽到「男兒有淚直需流」等反向口號,但對於現今的中小學生來說,「寶劍記 - 夜奔」這種文學產物壓根兒就沒聽過,怎又會知道什麼叫做過去的社會價值觀?那麼在其已經在現今的社會期待下成長後,為何又要向其提及過往,與強調現今之改變?換句話說,一個人原本就會哭,怎又輪得到他人來教他什麼時候要哭。
性平的理念並不是不好,但很多時候理念與實際狀況下總會有很大的落差,尤其是當這個理念是以利益相關的事情為出發點時便更為明顯。而自古至今,為何制度中會留下這麼多關於性別的潛規則?除了社會的期待與所謂的強弱勢之外,另一個有所影響的便是性別之間先天的差異。既然兩性之間的身體構造有所不同,1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60muwe9E1
在分工上就不可能有所謂完全公平,那又何必一味的喊著無法改變事實的口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