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完結,四日的內容。感覺上過了很久,但只不過是過了四日。四日的成長,四日的認識,感覺上並不是很可靠。
所謂成長並不是取決於時間的長短,雖然說人愈大想法會不同是真。另外雖然認識只不過短短四話,但是每一個人都是很認真用真心去結交,會有不斷去想對方的想法。
到最後男主用一副壞蛋的樣子叫男二過去到底是為甚麼?難道男主的行為真的全為了女主而做?難道男主的想法真的只是為了女主?難道男主真的只會往女主方面去想?過程中男主也有顧及男二的想法。
由他想男二是好人開始,我覺得男主真的把男二當作朋友,同時男二也真的把男主當作朋友,如果不是為甚麼要對男主說出自己真心?又為甚麼男主叫他出門他就會馬出門,也是因為他相信男主說的話才毫不猶豫出門。說甚麼終於開始男二路線,其實男二路線一直存在,並沒有中斷過。
不過男二你明明在第二話聽到女主一有事就可以馬上跑過來,而最後一話女主跑了幾個圈,男二還是來不及追到女主,男二你真的追不上女主嗎。
講到好似幾年前這樣,其實只不過是五日前的事。不過算啦,你由一登場就開始跑,的確有可能會跑累。一聽到若菜就很緊張的男二真的會跑累?
想當初男主只是說了一句「其實高梨她」男二就馬上回應男主「甚麼了?若菜她發生了甚麼事?」。畢竟早上女主突然不上學,會擔心是正常。
我記憶中女主是一個品學兼優,責任又強的好學生,為甚麼突然不上學。漫畫並沒有這樣說過。我只不過是代男二說。不過重點並不是這個,男二跑累這件事當然是假,笨蛋,那只不過是下台階。
話時話,最後男二在回憶中三十分鐘之後還是一面困惑的樣子,畢竟有很多事情想不懂還是會想不懂的。
好,總結而言,這是一個不錯的圖片。只不過我覺得應該出多一些其他角色的視角,畢竟全是男主內心的獨白,感覺上很片面,亦都只不過顯示到男主方面的成長,但其實每一個人內心都充滿很複雜的思維在入面。
即是話,我並不相信整套漫畫只有男主有這麼多的內心對白,其他人都應該有,雖然說行為就已經表達了他們內心的想法,例如學姐如何對待男主,但是我覺得有會比較好。
這部漫畫雖然很少,但還是有其他角色的內心對白,這些都已經足夠。哪可能足夠,比如女主想和男主做朋友,而故意演綠之歌那段,不過是同一日發生,所以應該是女主是在之前有看綠之歌,而不是因為想認識男主而特登去看綠之歌。
一兩集應該可以同一天看到,只不過時間上並不可能發生到,太過急,女主約完朋友之後回家再之後就要去見母親,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
整體上我覺得應該有其他角色的視角會好多,最好就是出本小說,整個故事只是發生了六天就出本小說實在是太誇張。再加上這本很明顯是漫畫比較好,所有的溝通都是透過表情。因為全部都是單腦細胞,甚麼事都會反映在面上。
這點不就和的...男主一樣嗎。其實你想講和我一樣。啊,同男主一樣好懂,就連畫都覺得浪費時間。本來人格之王除咗表情就沒有任何方式表達佢嘅感情。也不要提這種令人不開心的事情。
話時話我還沒有說到女二這個角色。我算不錯,完全解析到男主、女主、男二三個角色的複雜度。你只會令原本很簡單的角色變得更加複雜。
另外我還半解決學姐和管家比較深層的思考。你只不過是隨便腦洞一堆。再加上管家那邊你根本沒有多麼多的描述。
戲份少,他只登場中間之後撞車最後到最後一話,得三個場景有登場。場景太少甚分析。說到底,管家是忠還是奸的?如果是奸的,那麼主角他爸可能一早就知道最後一話的陰謀,亦都會知道男主喜歡女主這個事實。
但是事實上男主之所以改婚也看似原本訂婚之後一系列的事件所致,而到最後男主父親好似一無所知。管家看似知曉男主一切,不過話時話管家平時工作都是幹甚麼。
之後到介紹女二。誒你真的要繼續推理下去。再加上你這些根本就連推理也算不上,只不過是一堆腦洞。我也知道,但是這是完全沒方法的事。想當初的寫這個讀後感字數只不過大概一千字,畢竟只是看一次。
然後我就想一個問題,到底女主對於男主關係是甚麼,然後開始了第一階段,開始慢慢由第一話精讀到最後,然後無限或者過份解讀當中的訊息。
然後到了第二階段,就是終於對於精讀玩到厭,然後就速讀後面一些內容,然後就等靈感一到就寫一些野。然後到了第三階段,問學姐那樣男二那樣,每次問一樣野我就要由重新由第一話開始速讀。整體來說這本漫畫我最少看了幾十次。
想起以前我的思維都沒有這麼複習,很簡單的單向思考 ,結果到了高中我的思維開始複雜化,到了現在我的思維上的複雜化應該最少比起初中複雜十倍以上。
所謂複雜化就是不斷思考不斷思考,思考那樣思考個樣,只要有話題就會不斷去過份解讀、問其他問題或者不斷在同一個話題擴展不同話題。
作者在第一卷讀後感希望大家看得開心......開心如果當一個漫畫的確看得幾開心,只是男主和女主到最後是甚麼樣!我很好奇,然後由本來一千字左右的讀後感變成幾萬字,很可悲。
難道作者不會隨便寫下一些結局當完結。我原本以為男主到最後應該和女主一起,但是寫寫下我就發覺最後應該是男二和女主在一起。到底青春期少男少女想緊甚麼,我已經過了那個年紀。
不斷思考好似很爽,只不過是看起來,過程中一點都不會很開心,我到現在還是不明白為甚麼有人會覺得讀哲學好。
雖然我未讀過,但是那種不斷思考的感覺真心煩人,還是那種完全不思考的感覺好,感覺就好似日常番那樣,感受下家庭溫暖然後等待每日一的過去不用思考,那種感覺才爽。
會覺得思考爽的人根本就不了解思考,了解思考過程的人就知道思考並不是爽的過程,真正爽的過程是無腦享受生活。
追求智慧的過程有痛苦和不開心那是理所當然的事。追求智慧還會覺得很爽的人根本不存在。想到蘇格拉底說他死後還要追求哲學,這種人根本就不能理解。
雖然我都明白,蘇格拉底的思考就是同人傾計那種感覺,就是不斷和自己說笑然後問下問題再之後就不斷傾計去解答問題。
就是因為這樣才可悲,不是和朋友說一些沒有營養,而是和自己理性不斷溝通,這種人真是可悲兼無聊。到最後好似說緊我自己。真是很不好意思,我就是沒有朋友,只能夠和自己說說笑。
即使現在你現在思考很複雜,到最後我覺得你還是會回復原本初中那樣單和思維。為甚麼你這麼肯定?因為你其實很怕麻煩,而這種麻煩的複雜化思維肯定在不久的將來就完結。
不久的將來即是幾時?即是你寫完自己想寫的東西那時。如果是哲學家就會說在這個世上所有問題得以解答那時,但是我對此並不抱有好奇。
儘管是我,我也有一些想寫的話,例如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價值觀,但是我一想到寫完之後要幹甚麼,就沒有心機去寫,畢竟我覺得沒有用。
是啊,想寫但是沒有用,不過還是想寫,想紀錄一下自己的人生,想證明自己存在過,至於寫之後有沒有用在寫完之後再想。
係好感性,理性的自己打算寫下自己人生的目的是因為可以忘了很多事情而寫,只不過是為了減輕自己負擔,不過寫的內容要有意思這樣寫才難,所以才沒有心機寫。
前面那個根本就為了偷懶而找藉口,後面那個才是真正原因。明明都是自己,為甚麼就連自己偷懶的原因也不知道。
因為想寫自己人生是一年前的自己,有甚麼難處只有一年前的自己才知道。話說一年前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有甚麼不同?真是多謝你個問題,這個問題問問你自己就知道。
還有我想做的事就是做宗教研究。一說起宗教那個詞語,我就想起之前我高中那時和一位信教說宗教那個詞語,他就說宗教只不過是儀式的代名詞,也就是說不應該說宗教,那時你的辯論真的很爛。
明明宗教只不過是一個字眼,入面的意思才是最重要,太過執著宗教這個字眼,真是實在守舊,我完全不明白你為甚麼還要執著宗教這個字眼有甚麼意思。那時的我還是很單純,不夠現在的你這麼狡猾。你說甚麼。
不過話說,你真的來研究宗教嗎,感覺上很麻煩。你一本漫畫12話都這樣,何況宗教書藉呢?肯定睇到死下死下。絕對沒有問題,只要睇一次加上你沒有任何問題問,那麼即使看多麼多字想的東西也絕不會多。你真心想研究宗教嗎?
人的生命有限,那有這麼多時間慢慢研究。真的研究應該不會慢慢研究各種宗教。真的研究那時,就自然有其他方向去思考,畢竟你又不是只有哲學那種思維模式。是啊。
研究宗教只不過係小四的戲言。當時想研究宗教的話就可以搵到真正嘅神明。對於真正嘅信仰我也懶得多想。同樣當時寫這篇讀後感是中學畢業之後的一年,如今都已經過了六年。
如今的我也實在對於研究宗教並沒有獨力嘅動力,就只想完成剩下嘅作品。然後就返工過一啲正常嘅生活。應該說相反,就係需要生活才沒有力氣做生存以外嘅事情和想法。
是啊,實在是有心無力。但同時間我也不想只做研究嘅工作。每日寫作也太過自閉。只不過我還是要生存,而生存之前我還要完成原本計劃未寫好嘅作品,這也是我最重要嘅目標。
係完成作品之前生存都係次要。只不過為了完成作品之前還是需要生存同休息,這是人類永遠都無法避免的事情。明明都已經好努力,但偏偏力不從心。慢慢來,雖然十萬字一個月不停不休咁樣寫好似真係有啲慢。但真係急唔來。
我都已經放棄花多一個月去編輯。雖然說其實應該要編輯。以第一本書來計算,寫十萬字花了一個月,編輯又花了一個月。為了加速寫作速度才放棄編輯,以最快速度寫作速度為目標。
但其實應該要花大量時間去編輯。而家嘅編輯都係分段、改錯別字或者補充和添加一些內容。並不是以前那種精讀自己嘅內容並作出大幅度嘅修改。
當然自傳採用一種完全唔符合我而家合適那種寫作風格都係一種大幅增加編輯時間嘅原因。也因此就算修改完我也不覺得滿意。
而宜家我唔係太過追求咩完美。因為對於新手作家來講,總是在意品質好似唔係太好。速度同產量比起品質更加重要。
本來作家這種職業比起其他職業更加由才華同天賦決定一切。雖然我是哲學家。但結論都係得同唔得,思考太多反而沒完沒了。尤其是我這種行動永遠趕不上思考的人。
如果重要追求品質嘅話,真係唔知幾時先可以完到。編輯嘅時間就同寫作嘅時間完全一模一樣。雖然寫得更好會有啲成功感,但感覺完全唔值。如果唔係因為第一本書,可能改到一半就已經放棄編輯。不過而家其實都無咩分別。
就不要再提及這件事情。放棄最為熟識觀寫作風格是我寫第一本嘅自傳最大嘅敗筆。萬事起頭難。根本上樣樣都難,就同所有人都有可恨之處一樣。
不過起手唔好,身為一個作家嘅起點也太過糟糕。你真的決定以第一本自傳去決定你身為作家嘅生涯嗎?畢竟這是我第一本就已經決定好的書籍。就算再沒內容也是我嘅自傳。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千祈唔好對我嘅寫作生涯有信心。
明明自傳寫得好都可以好好睇。雖然肯定唔夠改編嘅《人間失格》這麼好睇。既然如此,那麼就應該從一開始就用寫實嘅作風去寫自傳。
而家講咩都太遲,如今最重要就係速度。就算而家我將編輯嘅工作減少唔洗大幅修改內容,淨係分段定標題同改錯別字都依然好慢。這是為甚麼?我也不知道。
本來編輯嘅工作就唔容易。以這篇讀後感為例,明明一早就已經寫晒內容,但編輯偏偏就非常緩慢。因為要精讀內容。唔係分段就得。
呢篇讀後感一開始唔係用google文件寫,而係用手機內置嘅寫作功能去寫作。也所以經常將幾百字嘅內容寫埋同一段入面。並沒有那種分段嘅意思,本來寫作格式就唔同。
對於手機內置寫作這種格式,本來好幾百字寫在一起也非常容易閱讀。但當上傳google文件就要不斷斬件去方便讀者去閱讀。其實將字體變成同google文件一樣嘅格式都係密密麻麻。
也所以編輯這本書嘅時間就算沒有大幅修改也依然花費我唔少時間同精力。或者比起寫一本書花嘅精力同時間會更多吧。畢竟閱讀理解這種事情也不自覺睇多幾次。但最重要是閱讀同編輯兩個動作係極度麻煩,同一段至少睇兩次以上。
但閱讀永遠都比起寫作容易。又不是單純老師作文改正,改下錯別字寫下評語就完事。所謂編輯永遠都係令到文章寫得更好。如此一本正經嘅編輯工作除咗第一本書就沒有做過。
其實你講嘅編輯嘅工作都合理,但係呢本書嘅編輯速度明顯不合理。其實編輯真係快過寫作,但係唔知點解整體編輯速度重慢過寫一本書。
本來理解就難過寫作。而無理解嘅編輯就是我所追求這個系列最好嘅編輯速度。又做讀者又做作者,這樣的編輯會慢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
就算編輯這個工作快過寫作,都會因為雙重職業都會變得有力冇心。更何況你原本計劃就係得閒就慢慢編輯這個系列,無法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會慢上加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其實寫呢個系列完全隨心,寫得真的是非常開心。所以我才覺得即使不大規範編輯同修改也是沒有問題。某個程度就算同自傳寫作風格一樣,但係體驗同感覺都完全唔同。
有時候就係咁,對於我來講這位系列就係一個避風塘。而有時候人生就係需要一個避風塘。算係咁多部系列寫得最歡樂嘅一個系列。就算寫得再沉重嘅話題都完全唔覺得沉重。
漫畫好難好沉重。就算結局冚球鏟都係一個完整嘅故事。而人類嘅故事總是不完整。就好似睇一部一個鐘嘅電影總會有一個空虛感。
再者漫畫就算討論一啲好沉重嘅話題都完全唔覺得沉重。這就和電影一模一樣。
本來藝術就是這樣。藝術明明探索許多好沉重嘅問題,但並沒有一個人會將這些問題視為真正嘅一回事。本來藝術就有逃避現實嘅作用。
藝術並無法改變社會,只有人類才能夠真正去改變這個社會。藝術只不過是藝術。藝術並不能反映現實嘅全貌。藝術只能夠反映出自我。僅僅如此。
5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IMqQEvn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