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萬物的核心,即「靈魂」;而在輪迴的過程,根據不同的人生經歷,同樣的靈魂會生出不同的「意識」(人格)。
沒有意識的靈魂是空白的,就如同沒有靈魂的肉身是空殼這樣的道理。
【輪迴之圈】
宗教術語,即靈魂不斷轉世的道路。
世俗間的說法是:對世間仍有所留戀的靈魂,若是無法停佇在現世成為地縛靈而長期滯留在黃泉之間,就會進入輪迴之圈,再次以全新的樣貌回到世間;然而,因為對前生抱持著留念,因此前世的記憶會在轉世的時候被封印在靈魂深處──這是為避免記憶衝突導致精神紊亂。直至再無遺憾,七魄終得以散去,形成兩個獨立的靈魂(前生與今世),才會成為完整的新生。
在神族則有「神罰」一說,懲罰犯下罪孽的神,剝去其神力當作代價,將其貶至凡世承受磨難;也有一說輪迴之圈是為了那些靈魂缺損的神靈而存在,在不斷轉世的過程吸納靈氣溫養靈魂,因為神族對時間流逝的感覺與他者不同,數千乃至數萬年的光陰對凡世生命來說過於漫長,而於神來說不過彈指一瞬。
黃泉之間
宗教術語,一個生命逝去之時其靈魂在去往天界或地獄前的暫駐之地,此地也通向個別的意識海。
位處空間的一道夾縫,此處沒有所謂的時間,即不分過去、現在與未來,萬物皆是一成不變,也沒有明確的景象,會展現出什麼面貌完全因人而異;有的異能者可以透過「夢」進入此地,透過夢境預見未來,也有人可以透過「夢」來往某些地域。
將死之人臨死前所見走馬燈之類的幻象之所以跟做夢差不多,就是因為其靈魂透過夢境進入黃泉之;,而靈魂與身體維繫較脆弱者──通常代表大限將至,有可能一不小心誤闖後再也無法返回現世,故而有些人之所以在睡夢中死去也是類似的原理。所謂「托夢」一說多半也是由此而來──亡者的靈魂藉由黃泉之間所形成的夢之路,來到生者的意識之海。
【靈魂之樹】
出自於神話典籍。位於神界「伊甸」中央的一棵巨大樹木,為母樹(木之上神的本體)的源頭,是迪芙蘭特的中心「初始之樹」的原型。
靈魂之樹枝葉繁盛,每一根樹枝會結出數十顆形似石頭的果實,名為「靈果」,每個果實上都有數十道裂痕,從同一個果實所誕生出的靈魂在某方面來說都是共通的(即擁有「小同大異」本質)。
靈魂
為世間萬物的生命本源;靈魂自靈魂之樹上的果實誕生,由「靈」帶來的氣,結合「魂魄」所組成的。
靈氣負責保護著魂魄,魂魄則由三魂與七魄組合,三魂為生、地、人,七魄為喜、怒、哀、懼、愛、惡、慾。
當一個生命過世並對塵世再無留戀後,七魄完全散去,靈氣與三魂離身。執念很深或是無法重回靈果的靈魂,七魄無法散去,每一世的記憶會留下,以特殊方式封印在靈魂內部並帶至下一世,被稱為「轉世」(輪迴)。若是魂魄不完整或僅剩碎魂卻未得能到安養,可能會因無法轉世而滯留於現世,即使奪捨也會影響壽命。
得以回歸自然的靈魂則會再循環之後再度重回靈果之內,洗去所有的記憶,重生成為全新的靈魂,即為「新生」。
氣
靈魂的「靈」所散發的「氣」,人們將之稱為「生命的能量」,就如同呼吸那般自然;一般所說的「氣息」,就是指在自然溢散於體外狀態下的氣。
是連接靈魂與肉體的關鍵,也是形成世上各種異能力的最根本源頭。
當一個靈魂內部擁有的氣開始減弱,與作為「宿主」的肉身彼此間連接也會越來越薄弱,即代表大限將至,到那時靈魂會離開肉體,重新回到靈魂之樹所在之處等待重新聚集氣的能量,而失去動力的肉身此時會漸漸回歸自然,所以靈魂在聚集能量時也在等待新的「宿主」誕生。
炁
「炁」是將散出體外的氣息,刻意凝結提取的結晶(甚至可以具現化變得肉眼可視);因為體內所需的氣已飽和才會散出體外,將這部分提煉出來基本不影響壽命。
魂核
靈魂沒有實體,在修練到一定程度後,凝聚出足夠的「炁」與大自然的氣凝結而成的靈魂核心(有實體),保護著「魂魄」。
要凝聚出一顆完整純粹的魂核需要視情況(種族、環境)而定,一般人類一生通常只會有一顆完整的魂核;魂核所形成的型態、形成條件都會因種族而有所不同,Ex.人類的魂核被稱為「魂之珠」,巨龍族的魂核則稱為「龍之心」。
有很多研究「靈魂」的學者指出,萬物所擁有的「魂核」,其實就好比神祇所擁有的「神之玉」,因為神同樣擁有靈魂,因此也有魂核。
p.s傳說中,世間第一位半神半精靈出身的精靈王.西雅公主,在世紀之戰結束後接受神諭,與其他幾位英雄促成了古香格里拉王國的「眾神殿」建成。在其中供奉的便是除了虛無上神之外的九位主神的神之玉。
靈魂記憶
指烙印在靈魂(魂核)內最深刻的記憶。
當人還活著,但是靈魂受到強力的衝擊時,魂核雖然沒有破碎,但是因為傷及靈魂,導致記憶會變成碎片。
人的記憶基本存在於人的靈魂裡,但是肉體裡也會存一份(即身體記憶)。
ns 15.158.61.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