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五歲孩童,他因為無聊,突發奇想,看著貼在電線杆上的「南無阿彌陀佛」貼條;手邊正好有一隻戰鬥陀螺,所以孩童大笑又說了句「北有戰鬥陀螺」。
此刻,兩名學者看到這個景象,一名學者是人類學家,一名學者是佛學家。人類學家透過這個場景打算寫下「陀螺與阿彌陀佛在孩童心中的文化建構:一名孩童口中的對聯」,佛學家則打算寫下「南無阿彌陀佛與北有戰鬥陀螺:一名孩童的笑話對聯下的宗教觀」。
人類學家與佛學家同樣在寫論文時碰上瓶頸,就是孩童喊出那句「北有戰鬥陀螺」的時候,是在什麼情境脈絡下?可想而知,這兩位學者都是謹慎的,很擔心脫離脈絡,反而讓現象失真;外在的環境下有一張「南無阿彌陀佛」,但是孩童的內心所思考的是什麼,讓兩位學者困擾而在一間咖啡廳討論起來,討論結果是問孩童本人。
此刻五歲孩童的父母正好帶著小孩,經過了咖啡廳。兩位學者趕緊經過了父母同意,徵詢小孩本人的答案,問了老半天,孩童因為聽不懂而發呆一陣,等到父母推了下背脊才反射性一句:「我不知道」。
人類學家與佛學家立刻又回去為自己的論文下了註腳。人類學家指出,「我不知道」關聯於一張網路流行的梗圖,由繪圖軟體小畫家勾勒出一張生動的臉配上對白「我不知道」。因此,可見網路文化對於孩童的影響。
佛學家則指出,孩童這句「我不知道」是對於佛學更加準確的洞見。因為「南無阿彌陀佛」本身的意思是對阿彌陀佛的禮讚,知道這點的孩童用「南無/北有」、「戰鬥(帶來破壞)/救渡(阿彌陀佛所象徵的普世救渡思想)」以及「陀螺/佛(佛學家指出:陀螺本身旋轉是輪迴,象徵六道眾生皆苦;佛則是超脫輪迴)」作為對稱結構闡述之後,深思後得出結語則是「我不知道」,即是「我,不知。道。」。
意思是:「我(佛學家解釋,這個我是指『有我』)」有著「不可知」,這個邏輯合乎「諸法無有」,正是「道」。可見孩童洞見聲稱阿彌陀佛是無,戰鬥是有,輪迴無常,佛是證得「無我」之道,或可稱之「我,不(可)知。(即是)道」。
佛學家洋洋灑灑寫下:南北之分的對稱,應該是孩童無心之作;儘管「南無」本身應該是「歸依」義,但是孩童尚無法理解原義是正常的,反而塑造出了另外一種宗教觀,及是用兩句話聲稱,四個字概括:「南無阿彌陀佛,北有戰鬥陀螺」──「我,不知。道」。
2024/03/05
18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A0SE4ZIOf
月下七光所有 僅供笑料,轉載請註明出處,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