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聲明,以下純屬個人使用感受,而我是一個重度的線性軸愛好者。
1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KIjf649VF
【配列】:61鍵
【軸體】(目前):Durock Lupine (魯冰花軸,一種62g的五針腳軸,淘寶上可以找到。)
【軸體】(曾經使用過):Cherry MX紅軸,Zeal Tealios v2
【鍵帽材質】:PBT
【價格】:???(DIY,當時所有零件合計1200港元左右,掌托不算,約5000台幣,目前價格未知)
【零件】:
GK61XS(電路板),玻璃纖維定位板
Tofu60 1.0 (外殼,特別註明1.0避免混淆,因為2.0已經出了)
底部有隔音棉、有橡膠圈改裝(Google一下O'Ring Gasket mod)
安裝了4000mah電池、有線藍牙雙模、鍵盤軸熱插拔
【使用感受】:
鍵盤是我平常用的最多的東西之一,我在三到四年前淘寶了一大堆零件DIY了這個鍵盤(當時的樣子和現在的很大分別)。現在和以前最主要的分別是換了外殼、底部貼了隔音棉和換了兩次軸。
最一開始是因為會玩遊戲所以購入了線性的Cherry MX紅軸,在手動潤滑後仍然覺得有種難以形容的「卡頓」感(按下去不完全順滑),之後淘寶了Zeal Tealios v2,65g克數,比紅軸的45g重上近一半。手感可以明顯感覺重了,另外就是順滑了許多。
但是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我在使用上覺得Tealios的結構會有小許類似漂移的感覺,因為軸心和軸璧中間會有少量空隙,紅軸也會有這個問題。
所以上網做了一大堆研究後,我購入了目前正在使用的軸:Durock Lupine。
左邊為Tealios v2,右邊是Lupine。然後我敢說,這軸讓我以後再也接受不了使用薄膜鍵盤的手感。
它比Tealios v2輕了的那3g克數,讓我的使用體驗好了非常多:62g剛好就是我的舒適區,按下去手感良好,阻力剛好不會讓我誤觸的同時也不會太大,導致長期打字後雙手疲勞。兩段式彈簧的設計讓按下去的時候的阻力始終處於一個均衡的水平(不會按到中間阻力加大),個人認為或許這就是和我之前用的軸之間最大的分別?
然後就是聲音……那真的沒得說……是剛剛好不會太大聲又悅耳到可以拿來當ASMR的聲音,假如蕉園有錄音功能或許我可以錄上一段。雖然我的鍵盤聲音應該比一般的還要沉,因為我在鍵盤外殼的底部內側貼了一層2mm的隔音棉,這樣可以讓整個鍵盤的聲音變沉(和小聲一點)。
說完軸體,就到鍵盤配置。其實只有一句:當你用的多61鍵之後你就會記住所有諸如Delete鍵之類的快捷鍵要怎樣按了,最重要的是它不佔桌面空間——不佔桌面空間!
不過創挑的發起人真的要像我一樣花錢DIY的話,最好是買Tofu 60 2.0(我目前使用的這鍵盤的下一代),本身自帶Gasket(一種會讓按鍵手感非常均勻,是說手指按下去時鍵盤本身受力均勻的結構,我就是用了平常的O型橡膠圈做墊片,在鍵盤上作出了「Gasket改裝」),淘寶可以買全套零件,價錢應該和我的差不多(甚至更為便宜),就是留意一下一代和二代的按鍵佈局是不一樣的(例如右下角的按鍵大小不同)。
或者cheap60也是一個選擇,據說這是一個性價比極高的Gasket套件,我不知道亞克力外殼的敲擊感如何,不過我應該還是比較喜歡CNC金屬殼那種像木魚的敲擊音。
如果還有其他特別的問題想要知道可以留言。
ns 15.158.61.1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