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算哈迷的老生常談了,最近電影版重映,讓我再度回味了一下前幾集,順便聊聊這三個人。
德思禮家在讀者間的評價其實蠻兩極化的,有些人覺得他們畢竟分毫未取地照顧了哈利十幾年,沒有一百分也有六十分,算是仁至義盡了;也有人覺得他們對哈利的差別待遇與言語暴力,和虐待兒童沒有兩樣,會導致德思禮家在讀者間形象如此割裂的原因有很多,歐美與亞洲對兒童權益的看法與家庭觀念的差異是其一,讀者因年齡差異而看法不同是其二(小朋友會覺得德思禮家都是壞人,成年且有育兒經驗的讀者則會知道同時照顧兩個孩子多麼不容易,比較容易體諒德思禮夫婦。),羅琳塑造人物的方式,因為寫作經驗而轉變是其三,在我看來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我在前兩部的總評說過,第一部《神秘的魔法石》就是寫給小朋友看的爽文,而且當時羅琳對系列整體的規劃很可能還沒拿定主意,所以極早出場又不是重要角色的德思禮家,就成了哈利波特從單行本童書轉變為長篇系列的犧牲品,和哈利、石內卜等形象豐富的要角不同,德思禮家沒辦法用認真的角度分析人物內涵,意義也不大,所以討論他們作為哈利(結婚前)唯一的親人到底是好是壞,本文僅以比較輕鬆的角度探討。
─────
※威農
威農是德思禮家唯一和哈利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也是羅琳花最少筆墨塑造的德思禮,威農是主管階層的白領,他有很多大家在職場上遇到的上司會有的缺陷,脾氣暴躁、欺善怕惡、貪財、固執等等,對哈利也是時常咆哮或威脅要揍他(不過威農在書中從未描寫過真的對哈利使用暴力,反倒是佩妮曾用平底鍋敲過哈利的頭。),哈利從第三集起就對他很不客氣了,第七集道別前和威農說話也是各種嘲諷,而且威農的形象直到後期,都沒有什麼好轉,哈利早期就猜到威農對魔法的厭惡,不會延伸到他的龐大遺產上,所以一直隱瞞他身懷鉅款的事,第六部威農也如哈利所想,聽到哈利有繼承天狼星的房子,立刻露出貪婪的表情;一邊鄙視魔法界,第七部接受鳳凰會保護時,又對他們挑三揀四。
筆者有一個朋友是「覺得德思禮家還不錯」派的,原因是他們起碼還會每年開車接送他往返(……),但硬要講的話,我自己對威農的評價還是不及格,扣最多分的就是《消失的密室》,威農知道哈利不能在校外使用魔法後,竟然把哈利拘禁在房間裡,而且還打算關一輩子,以歐洲法律重視兒童權益的程度,這種事情真的發生在現實,威農百分之百會坐牢。
不過換個角度想,威農也是德思禮家最倒楣的一個,佩妮從小就知道巫師界的存在,威農原本則是完全不會碰到這個世界的人,因為妻子硬生生被捲入這個亂七八糟的世界,佛地魔崛起後連生命都有隱患,面對這麼混亂的情況還沒有被搞瘋,也算是他少數的優點吧。
(題外話,第四部哈利離開德思禮家前,亞瑟很堅持要威農和哈利說再見,是我心中亞瑟最帥的名場面,後期對抗食死人都沒有這麼高光。)
※佩妮
塑造上比較可惜的角色,作為跟哈利血緣最親近的德思禮,她的退場戲份卻沒有展現出可能的閃光點。
佩妮前期基本上和威農差不多,形象還比威農更冷酷,莉莉是她的親妹妹,佩妮對她卻只有負面的觀感(電影版原本有一段,佩妮告訴哈利:「不只你失去了母親,我也失去了妹妹。」是導演本來要加的戲,小說裡佩妮沒說過這句話。),第五部達力被催狂魔襲擊後,忍無可忍的威農終於要把哈利趕出去,結果最後卻是佩妮出聲要把哈利留下來;以及第六部鄧不利多和德思禮家的談話,佩妮的表現也比威農理性得多,讓我原本以為羅琳準備要洗白她了。
然而到了最後一集,佩妮的表現又回復到早期的樣板化配角了,達力和哈利握手道別後,她哭著抱住達力稱讚她,相信看到這幕的各位就跟黑絲霞一樣翻白眼,或許是羅琳寫到第七部時改變主意,又或者最終部要交代的東西太多,沒必要花費筆墨在佩妮這個小配角上,所以她形象的補足,只能透過後來石內卜的回憶。佩妮小時候也羨慕過莉莉,希望自己也有魔法天賦卻未果,才對魔法界的一切從嚮往轉為失望、嫉妒與仇視,這些回憶讓佩妮的形象更豐富,卻不是往好的方向添增,算是比較可惜之處。
※達力
達力是德思禮家轉變最大的,也是德思禮家最討喜的角色,而且他的喜感從一開始就展現出來。
一開始的達力不用多說,和隔壁棚南方公園的阿ㄆㄧㄚˇ幾乎一模一樣,肥胖、懶惰、霸道、自私自利又喜歡欺負弱小,而且還有暴力傾向,不過羅琳對她的塑造除了負面,也增加不少甘草人物的要素,比如哈利形容他是「戴了假髮的豬」、被海格變出豬尾巴、第四部減肥的痛苦與因此引發的搞笑情節,讓達力的形象既可惡又可笑,算是哈利在德思禮家的灰暗戲份裡,起到提升讀者情緒的清涼劑。
達力對哈利態度的轉變,起源於第五部的催狂魔襲擊,當時的達力還是一個惡霸,更因為練了拳擊比以前更加危險,但催狂魔的出現讓他面臨人生最大的危險,雖然這起突發的意外,讓達力把過錯指向哈利,不過更久之後他仔細回想事發情況,也明白到哈利當時的行為是救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催狂魔引發的哈利的痛苦回憶中,有很多是自己造成的,當時也在哈利身邊的達力體會到自己過去的惡行,成功使他反思自己的缺陷,到了第六部他對哈利的態度已經有所收斂。
第七部他和哈利握手道別的情景,也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欣慰情節,雖然鳳凰會的人對此仍不滿意,因為達力沒有真正和哈利道謝,但看著達力從第一部到現在的轉變的讀者,也會和哈利一樣知道這對達力來說多不容易。作為兒童文學的創作者,羅琳在最後讓達力成為德思禮家洗最白的角色,或許是想表達孩子的可塑性比大人更強,即便有缺陷或犯過錯,也還是有機會改善。
─────
在《哈利波特》裡,德思禮家只是配角中的配角,早期的刻板化描寫也讓他們形象較為臉譜化,即便後即羅琳透過不同的方式,或多或少豐富他們,也難以讓他們擺脫原本的限制,不過在這個需要描寫無數豐富角色的故事裡,羅琳直到完結篇還願意花費筆墨塑造他們,也可以看出她對自己筆下的世界有多關愛了。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