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話:祝各位2025年新年快樂!)
蕭遙心情糟透了。
一來是馨文的情緒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二來是當他再去古玩市場時,那地儺竟然不見了;三來,他的直屬上司打電話來,因為人手不足,要他提早結束假期。
蕭遙試圖平復紊亂的心緒,打算早點休息養精蓄銳。然而,每當他閉上眼睛,馨文的事就像揮之不去的陰影,在腦海中盤旋不散。他輾轉反側,思緒紛飛,睡意全無。那些不安的畫面與片段,一幕幕在黑暗中浮現,讓他徹夜難眠。
這個平凡的週一早晨,蕭遙推開精神科診間的門,一股清新劑的氣味迎面撲來。在護理站的值班表前,李護士正專注地登記著新入院病人的資料。
「最近的床位不夠了?」蕭遙一邊仔細翻閱著堆積如山的病歷資料,一邊揉著因為連日疲勞而隱隱作痛的太陽穴,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擔憂地問道。
「是啊,」李護士深深嘆了口氣,「這個月住院申請特別多,全都是相似的症狀。」
蕭遙打開電腦系統,快速瀏覽新增的病例。絕大部分患者都呈現相似的困擾——
記憶混亂、現實感紊亂、自我認知不清。這些病人都聲稱自己同時擁有多段互相衝突的人生經歷。
這些症狀的出現頻率之高,讓蕭遙不禁懷疑是否有什麼更深層的原因。然而,就在他沉思之際,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蕭醫生……」一位實習醫生匆匆敲門進來,「27號床的病人又出現幻覺了,請您立即過來看看。」
病房裡,陳教授坐在床邊,雙手顫抖地握著一本相簿。這位市立大學物理學教授上週入院,原因是他在課堂上突然宣稱自己「記得」在另一間實驗室工作的經歷。
相簿翻到最後一頁時,陳教授突然激動地指著空白的照片,「你看!這裡原本有一張我在實驗室的合照,我清楚記得那天穿著白色實驗服,站在離心機旁邊,但現在照片卻完全空白了!」他的手指在相片表面顫抖著劃過,眼神中充滿困惑與不安。
關鍵是,這段難以解釋的經歷似乎只存在於他一個人的記憶中。無論他如何詳細地描述那段在實驗室工作的時光,他的同事們都表示從未見過他在那裡工作過,就連朝夕相處的妻子也完全沒有任何相關的印象。這種記憶與現實的巨大差異,讓他感到既困惑又害怕。
「陳教授,您該休息了,」蕭遙柔聲說道,「這很可能是因為太疲勞了。」
「不,你不明白!」陳教授激動地說,「那些經歷都是真實的!我清楚記得每個細節、每一個實驗數據……可是為什麼,為什麼照片裡卻什麼都沒有?」
陳教授的手指緊緊抓住相簿的邊緣,指節因用力而發白。蕭遙注意到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恐懼,那是一種面對不可理解現實時的深深無助。就在這時,相簿突然從陳教授手中滑落,啪的一聲掉在地上。
「給他零點五毫克的贊安諾錠吧。」蕭遙苦澀地說道。護士點頭應允,隨即轉身前往藥房。
走廊上,護士們正在討論另一個病例。一位家庭主婦聲稱自己同時在三個不同的城市生活,每段人生都清晰得令人不安。她能詳細描述每個「自己」的生活細節,從早餐習慣到鄰居的名字,鉅細靡遺。
「會不會是網路時代的資訊過度負荷造成的?」午餐時,一位資深的精神科醫生同事如此推測,「現代人每天都在社交媒體上接觸到數不清的生活故事和個人經歷,大腦在處理這麼多資訊的過程中,很可能會不自覺地將他人的故事碎片拼接進自己的記憶當中,進而產生這種虛假的、多重的記憶。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並不罕見,只是現在的規模似乎特別大。」
蕭遙沉默不語。他深知事情遠比表面更為複雜,卻刻意壓抑這個想法。這與馨文發生的事無關,他試圖說服自己,一切不過是巧合罷了。
傍晚查房時,護士神色凝重地遞來一份最新統計報告。報告顯示,這類症狀的病人不僅在他們醫院快速增加,更令人擔憂的是,全市各大醫院都呈現相同的上升趨勢。從大型綜合醫院到小型診所,每週都有新增病例報告,而且增長速度似乎正在加快。這種前所未見的現象引起了醫療系統的高度重視。
蕭遙聽聞此事,不禁皺起眉頭,但隨即搖頭壓下心中的不安。
晚上七點鐘,是時候回家了。
回家路上,蕭遙習慣性地滑著手機。但此時的他,正在人肉搜尋那地儺老闆的下落。
「嗯?」一則古玩店廣告引起了他的注意。
「前退休考古學家孫承天,在香城的繁華地帶開設了古色古香的古玩舖,一時間全城潮人都被吸引打卡⋯」這則大約半年前的新聞報道映入眼簾,而那個滿臉嘻笑的孫老闆,正是蕭遙要尋找的人!
「找到了!」蕭遙內心興奮地呼喊著,他默默地把古玩店地址記在某地圖軟件裡,並標注了。
此時,蕭遙留意到社交媒體上一段影片正在瘋傳——某大學的物理實驗室竟記錄到違反能量守恆定律的現象。評論區爭論不休:
「設備有問題吧?」
「我們實驗室也發現類似情況!」
「物理法則在改變?」
「別開玩笑了,一定是儀器故障。」
幾天後,相關報導開始在各大新聞平台湧現。有人拍到水向上流動,有人發現時鐘突然倒轉,更有人宣稱目睹了「另一個自己」。對此,官方迅速發表聲明,將這些異象歸因於全球氣候變化所引起的大氣光學效應。
週三的晚間新聞報導,多個氣象站同時觀測到異常數據:東京降下紫色雨水、巴黎的艾菲爾鐵塔投射出三道重疊的影子,而莫斯科郊區則有人拍攝到雪花逆向上飄的奇景。
專家們紛紛提出各種可能的解釋:有人認為是大氣層出現前所未有的異常變化,也有人將原因歸咎於日益嚴重的光污染問題,還有專家指出全球暖化可能導致了某種未知的環境效應。
更有科學家懷疑是新型衛星系統產生的電磁干擾影響了人類的神經系統。然而,這些看似合理的科學解釋都無法充分說明一個關鍵問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經歷所謂的「記憶重疊」現象,而且這種情況似乎還在持續惡化。
蕭遙的病人中,有位年輕工程師聲稱自己在三間不同公司同時完成了同一個項目。更詭異的是,當他去查證時,這三家公司確實都有該項目的記錄,但項目負責人一欄全都是空白的。
「記憶紊亂綜合徵」成為醫學期刊的頭版焦點。專家推測這可能是一種新型集體性精神疾病,並建議民眾減少使用電子產品以避免資訊超載。
然而,現實的裂縫在悄然擴大。
週五下午,醫院的監控系統捕捉到一幕詭異畫面:同一位護士竟同時出現在三個不同走廊,每個身影的動作和表情都各不相同。技術部門經過反覆檢查後確認,這絕非系統故障。
「最近的世界變得很奇怪,」茶水間裡,同事們正在討論,「你們注意到嗎?街上的紅綠燈有時會同時亮起三種顏色。」
「我家附近的便利商店,」另一位醫生說,「昨天竟然同時出現兩種不同的招牌。等我走近一看,卻又恢復正常了。」
網路討論持續升溫,有人甚至創建了「現實異常收集」論壇,專門記錄各種離奇現象:
- ⋯一家餐廳的顧客同時收到三份不同的帳單,金額和點餐內容完全不同
- ⋯多個居民報告在同一個公園內看到完全不同的季節景象,有人看到櫻花盛開,有人則看到紅葉飄落
- ⋯地鐵站的監視器拍到同一個乘客以三種不同的穿著同時走過月台
- ⋯多位目擊者報告在同一條街道看到完全不同的建築物和店面排列
- ⋯某高中操場上,學生們發現自己的影子會做出與本人不同的動作
- ⋯市中心的大型LED螢幕同時播放著三個不同版本的新聞直播
- ⋯火車站的時刻表顯示同一列車在同一時間同時抵達三個不同月台
- ⋯多家醫院的監控錄像顯示,同一名醫生或護士在同一時間段內出現在不同樓層進行診療
- ⋯圖書館裡,同一本書在不同人手中呈現不同的內容
- ⋯路邊的貓呈現出生死共存的狀態,直到有人注視時才「定格」下來
儘管政府迅速啟動了資訊管控機制,試圖限制相關訊息的傳播和討論,但這些措施卻無法有效遏止社會各界日漸升高的恐慌情緒。
面對民眾的質疑和焦慮,天文台隨後召開緊急記者會,發布正式公告,聲稱這些異常現象僅是太陽活動異常所導致的短期性干擾現象,並強調根據專家評估,這些異象將會在短期內自然消退,呼籲民眾保持冷靜。
同一時間,馨文的異常症狀也開始浮現。
ns 15.158.61.4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