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晴皺了一下眉頭,顯得有些遲疑:「李先生,我們平時進行測試都是循序漸進,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再擴大操作範圍。」
李天明理解她的顧慮,但他知道如果不盡快進行全方位測試,將會浪費太多時間。「葉護士長,我知道安全是第一位的,但如果我們一直按照這樣的速度測試,什麼時候才能看到真正的成果?我建議讓一個小護士把她的工作完全用語音指示機器人來完成,避免任何人工干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了解這些機器人的極限在哪裡。」
葉晴聽了後,思考了一會兒,終於點頭說:「好吧,我明白了。我們可以嘗試一下。不過,還是讓小護士隨時準備好干預,以防出現問題。」
不久後,一名年輕的小護士走了過來,她似乎有些緊張,雙手在制服口袋裡不斷搓揉著。「李先生,我是小美,負責今天的測試。」
李天明微笑著對她說:「小美,不要緊張。你只需要按照你平時的工作方式,將每一步操作口述給機器人即可。」
小美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走到機器人面前。「機器人,請你將病房內的垃圾袋更換。」
機器人立即啟動,靜默幾秒鐘後,開始朝病房走去。它的動作顯得有些機械化,但步伐卻十分穩定。到了病房內,機器人伸出手臂,準確地抓住垃圾袋的提手,慢慢地將它取下,然後放入一旁的垃圾桶內。接著,它拿出新的垃圾袋,迅速套在垃圾桶上。
小美看到這一幕,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哇,真厲害!機器人這麼靈活。」
李天明微笑著點頭:「這只是開始。我們需要讓它們嘗試更多的任務。」
接下來,小美開始用口述指令,讓機器人進行一系列的任務。她試著讓機器人幫助病人起身,為病人遞水,甚至協助病人進行簡單的復健動作。每次任務執行前,機器人都會靜默幾秒鐘進行分析,然後開始動作。它的表現一如之前——雖然有些動作顯得機械化,但整體還算流暢和穩定。
過了一會兒,小美開始有些猶豫,她轉頭看向葉晴:「葉護士長,接下來有一個比較複雜的任務,我不確定機器人能不能完成。」
葉晴鼓勵地拍拍她的肩膀:「別擔心,小美,就按李先生說的做。如果真的有問題,你在旁邊監督,應該來得及。」
李天明也點頭附和:「對,我們要在實踐中找到問題,這樣才能不斷改進。」
小美深吸了一口氣,接著指示道:「機器人,請你將這位病人從床上抬起來,轉移到輪椅上。」
這是一個相對困難的任務,需要機器人精確計算力量和角度,同時保持病人的舒適和安全。機器人立刻開始行動,它慢慢地伸出雙臂,小心翼翼地滑入病人的腋下,然後逐漸抬起病人,過程中非常穩定。接著,它緩慢地將病人移動到輪椅上,整個過程非常順利,沒有出現任何偏差。
小美和葉晴都鬆了一口氣,現場的醫護人員也驚訝地竊竊私語起來。
「這機器人表現得太好了!」一名醫生驚嘆道。「簡直比一些新來的實習生還要穩。」
葉晴微笑著說:「李先生,你看來我們的機器人還是很有潛力的。」
李天明點頭:「確實,不過這只是初步測試。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數據,特別是在不同情境下的反應和操作。」
正當大家為機器人的成功表現而感到欣慰時,突然間,一位護士跑過來匆忙說:「葉護士長,7號病房的病人突然呼吸困難,需要馬上處理!」
葉晴立刻轉身,冷靜地指揮:「快,帶我去。」她對李天明和小丁說:「抱歉,我需要先處理緊急情況。」
「當然,您去吧。」李天明回答道,他的目光轉向了機器人。「沙拉,趕快看看我們的機器人是否可以幫上忙。」
不久後,葉晴帶著一名小護士匆忙走回病房。這次的情況讓大家稍微有些緊張。她迅速地指示道:「機器人,請你準備心肺復甦術的器械,並將氧氣瓶帶過來。」
機器人立刻開始行動,它靈活地移動到器械台旁,迅速識別出心肺復甦的工具和氧氣瓶的位置,然後準確地取下並帶回到葉晴身邊。
「這真是太厲害了!」葉晴忍不住驚嘆道。「機器人真的能夠快速應對緊急情況。」
小丁在一旁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總,這些機器人確實不錯,看來我們的決定是對的。」
李天明微微一笑:「沒錯,這只是開始,我們會繼續完善它們的性能,讓它們成為真正能幫助人類的助手。」
葉晴點了點頭,心中感慨:「科技的進步真的是日新月異,能夠讓醫療工作變得更高效。」
隨著這次測試的結束,大家的信心也增強了不少。李天明看著眼前的機器人,心中充滿了希望。這些機器人不僅能夠減輕護士和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也有可能改變未來的醫療模式。
他轉頭對小丁說:「接下來,我們會有更多的挑戰,但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改進,這些機器人將會成為我們醫療工作中的重要助手。」
小丁點了點頭,臉上帶著充滿信心的笑容:「是的,李總,我們會全力以赴。」
下午,李天明和小丁與葉晴護士長繼續討論接下來的測試計劃。葉晴建議道:「雖然今天的測試結果令人滿意,但我覺得我們應該再進一步,讓機器人在更多復雜的場景中進行測試,例如應對多重患者的情況,這樣才能更好地檢測它們的應變能力。」
李天明點頭表示贊同:「完全同意。機器人的應變能力是我們最關注的部分,特別是在急診室或手術室等高壓環境中,這將是決定它們是否能投入實際使用的關鍵。」
葉晴接著說:「我們有一個想法,就是入駐急診室,面對急診時計狀況,包括多位患者需要同時救治,機器人要在指令下能夠迅速應對,判斷優先級並執行各項醫療程序。」
ns3.147.103.20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