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上篇內容,要是木星質量持續增加,質量越大重力也越強大,木星的壓力及溫度持續上升,到時木星會壓縮氫原子產生融合,釋出熱能和光成為恆星。
太陽系將成為雙恆星星系。在地球上看見的景象將會非常不一樣,一天24小時都會變成白天,而且還會一次看到兩顆太陽,或許這畫面很匪夷所思,不過事實上你仰頭看見的所有星星有4/5是這種兩顆核星互相繞行的*聯星系統、*三合星系統或者*聚星系統,過去兩個世紀的研究顯示,一半以上可見的恆星都是多星系統。
但是為什麼木星沒有變成恆星?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1000倍,但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100萬倍,木星還需要75倍木星質量才有辦法使內部的氫氣穩定的融合,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如果當初木星吞沒更多物質讓內部壓力及溫度達到產生核融合的標準,那地球將無法形成;如果木星變得更重,她的重力可能會把行星甩進太陽或是拋出外太空,今日的木星位至恰到好處,要是她形成的位置太過靠近太陽,就會被太陽燃燒殆盡。
西元1995年10月,科學家發現一個系外行星飛馬座51b,她的大小和木星差不多,但是她極度靠近恆星,比水星靠近太陽的距離還短,這種行星被稱為「熱木星」,之後科學家陸續在太陽系外發現數百個氣體巨行星,有許多行星在非常靠近母星的軌道運行,但這種氣體巨行星沒辦法在這麼靠近母星的位置形成,因為溫度太高氣體無法凝結。
這些熱木星一定是在更遠的地方形成,然後遷移到靠近母星的軌道,也許木星有可能行程在別的地方,還可能去過別的地方,最後剛好停在這裡,那麼熱木星也好木星也好,氣體巨行星是怎麼到達今天的位置?木星的遷移又對其他行星有什麼影響?
科學家在模擬太陽系形成的模型時讓木星四處漂流,金星會在原本的位置上,地球也會在原本的位置上,而火星卻變成了超大火星,至少是現在火星質量的十倍,為什麼今天的火星會只有0.107地球質量呢?顯然有人吃掉了火星原本該有的物質。
45億年前,木星形成後開始吞沒物質,距離太陽3.5AU,撞上太陽形成後留下的太陽星雲,速度逐漸變慢,失去動能的木星被太陽的引力拉近,她一邊旋轉一邊向內太陽系遷移,吞沒了原本形成火星的物質。木星向內遷移時將推動了前方的岩石物質,就像鏟雪車一樣清理軌道上的物質,將前面的物質往前推擠,氣體和塵埃縮成環繞太陽系內部的圓盤,木星運行時將原盤擠出一個膨脹區,這塊膨脹區會拖著木星沿圓盤邊緣走過,而木星想掙脫太陽的引力,但是她後方的物質卻繼續往前推,木星困在了內外兩方的圓盤中。
接著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木星改變了方向。
木星往內遷移後轉向,再往外遷移,就像帆船一樣,受風後掉頭轉向,這個模型就叫做「大航向模型(大遷徙假說)」,但是木星是氣體巨行星,不是帆船受風就會轉向,要一股強大的力量才能使她轉向。
在此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土星粉墨登場,土星和木星一樣也在往內遷移,逐漸靠近木星,木星和土星清空了軌道上所有氣體及塵埃,牽制她們的力量跟著減弱,內太陽系的圓盤膨脹區就把木星往外甩,土星也跟著一起被甩出去。
以下附上不專業解說圖,歡迎各位指教!
在這個模型中,土星是阻止木星向內遷移的關鍵,土星形成的時機和位置剛好能使木星轉向逃過被太陽燒光的命運,這次大航向遷移也留下了最特別的禮物,「地球」,被木星往前推的岩石物質就是誕生地球的材料,但是在火星以外的地帶,木星的超級重力會吸引氣體、塵埃,這些碎屑無法聚集只能四處飄散形成「小行星帶」。
木星是太陽系最具影響力的行星,她形成的位置決定了其他行星的位置,水星、金星、我們的地球、火星以及後面的小行星,都源自於木星的偉大旅程。
大航向遷移為太陽系開啟了完美的序章,但這還不是終點。
聚星系統:聚星或物理聚星是超過兩顆以上恆星組成的系統。聚星系統如果由三顆恆星組成,就稱為三合星、三重星或三元星;四顆星的系統稱為四重星或四合星;五顆星組成的稱為五重星;六顆星組成的稱為六重星;七顆星組成的稱為七重星,依此類推。這些系統都遠小於有100至1000顆恆星,動力學系統更複雜的疏散星團。
聯星系統:由兩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統稱為聯星、聯星系統或物理雙星。如果沒有潮汐效應、其它力量的攝動、和從一顆恆星至另一顆恆星的質量的傳輸,這樣的系統是穩定的,並且兩顆星會在以質心為焦點的橢圓軌道上互繞著。
天狼星Sirius(包含一顆A-型主序星和白矮星的聯星)、南河三Procyon
三合星系統:北極星Polaris(主星是一對聯星,2400AU圍繞著一顆明亮的黃矮星)、南門二Rigil Kentauras(主星是一對黃矮星組成的聯星,另一顆較遠的紅矮星為伴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1%86%E6%98%9F%E7%B3%BB%E7%B5%B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he5as8_izY&t=860s&list=LLtS8JLQn2yselb3bH9ruz_A&index=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9%81%B7%E5%BE%99%E5%81%87%E8%AA%A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A8%E6%98%9F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3%9B%E9%A6%AC%E5%BA%A751b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