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近期自己最欣賞的書本,莫過於《思考的盲點》。尤其自己是基督徒,卻不曾發現自己盲點如此多。寫下這篇讀後感,向作者陶國璋先生致意。內中有部分概念源自聖經,還望包涵。
看畢《思考的盲點》,翻開後頁,才知這是新編,初版原來是2007年,實在驚訝。沒想過多年前的書本已經道出現今都市人的盲點。還是說,每一個年代人類總是在相同的盲點上打轉,毫無改變?而此書意外地具時代感,不少盲點更與信徒生活有密切關係。以下分享幾個尤其深刻:
在第四章「對比性思考的盲點」之中,作者探討過時間管理的課題(P.118-121)。他引述其中一個時間管理學的比喻,就是使用高爾夫球、小石、細沙及一些咖啡,去填滿玻璃瓶。而玻璃瓶就是代表一個人擁有的全部時間, 高爾夫球、小石、細沙及咖啡則按必要程度,由重要到瑣碎,分別代表日常的工作。這比喻要表達的正是指,現代人需要把時間表編得密集,才算生活得「充實」。對比起不同年代人類對時間的觀念,這種時間管理的思想正是一種盲點。這確實是一種講求成本效益的社會而衍生的盲點。
事實上在教會也出現這種情況。熱心的信徒忙於事奉,參與甚至負責籌備教會不同活動,卻誤以為事奉多就等於靈命好,量化了屬靈生命。在功能上,事奉本身能提供信徒一個場景或經歷,藉以與上帝進深關係。但若以不同事奉去建構生活,填滿自己的時間表,恐怕只算窮忙而沒有深化信仰。作者的論調是「內在時間」(immanent time),也就是生命不在乎活動多少,乃在乎深刻與真摯。對於忙碌事奉卻沒有經歷的信徒,這實在是一個重要的提醒。事奉(事情)或者做得妥當,但卻沒有與神進深關係,這好比因事思慮煩擾的馬大(路10:38-42)。
在同一主題的延伸問題,作者淺談即食文化。即食文化對信徒的生活更加具衝擊力。聖經教導我們要等候,即食文化卻教我們愈快愈好,一慢下來就吃虧。這種意識蠶食著信徒的日常生活,一方面變得愈來愈少操練等候,另一方面在屬靈上也變得更要即食或速食,例如靈修材料也隨著科技需求,變得更加工具化。
另一段深刻的主題,同樣來自第四章,是關於「不放下的放下」(P.122-125)。作者以「得失」觀念切入,指出背後的自我中心,也是一種「生物悅生惡死之本能」。作者提出,當人仍然會受得失影響之時,不妨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或是承認自己的軟弱,同時亦避免放大這種情懷。作者所引的例子也相當真實:介意別人目光卻不奉承他人、重視效益卻不追逐時間。這種所謂「不放下的放下」正與信徒的自我形象,不謀而合。我們無法一下子徹底改變,卻可於神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一點點地放下纏繞自己的意念,直到一天能完全放下執著。而在自我完全的那刻之前,我們都要繼續與不完美的自己共處,擁抱這個真實的自己又一點點地成長。
ns 15.158.61.4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