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歡的作家包括......
—۞—
Franz Kafka
憂鬱搞到自己終生未婚的存在主義者小可愛
(1883.07.03 ~ 1924.06.03)
基特暱稱:卡卡
(卡卡本來就是個很憂鬱的人,所以想說給他的暱稱要可愛積極一點)
(卡卡的帥是自帶憂鬱氣質的)
卡卡是個十分孤獨憂鬱的人,是個悲觀主義者(是那種表面風度翩翩、溫文爾雅然則內心十分疏離的人,但也因此保留了許多孩子氣的心靈空間),曾多次考慮過自殺,現在也有專家指出卡卡可能是個類精神分裂型人格違常患者。另外,卡卡明明是對婚姻抱持孩子氣的憧憬的人,卻三次訂婚三次取消婚約,噢,真是的,這個天性矛盾的男人。
就是這樣,卡卡性格上的矛盾性和二重性,對他的風格大有影響。卡卡的故事風格總是傳遞著無歸屬感、疏離感、陌生感、恐懼感,敘事角度永遠都是客觀而疏遠,令故事總是隱約透露出一種寂寥。卡卡很關注人在社會上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孤獨性,他認為人終其一生都是流浪的(無歸屬感),即使處於群體社會中也是孤獨的生物,這種觀念在他的中短篇作品《變形記》和長篇作品的《審判》、《城堡》都表現得十分顯然。宏觀看來,卡卡的作品總是表現出一種惶惶不安,恐懼外來世界對自身的侵入,恐懼內心世界的毀滅。
還記得兩三年前,跟我一位模特兒身高的好友聊卡卡,積極地向她推薦我家卡卡,我把我的《卡卡中短篇故事集》遞過去給好友看,讓她隨意翻閱。
結果,她故意翻開了一篇羞辱我身高的——《一個矮小的女人》:
這是一個矮小的女人。她本來是相當苗條的,可還是緊緊地束著腰。
...... ......
我的內心在淌血:長得高了不起哦?你有本事像我一樣在人群中忍者般隱沒身影嗎?
...... ......
她只需下決心把我看成一個完全陌生的人,其實我本來就是,而且我也不會反對她這個決定,反而會大力贊同;她只需下定決心忘記我的存在,而我也從來沒有強迫她接受我的存在,以後也不會——那麼她所有的煩惱就都過去了。
...... ......
我這位模特兒身高朋友讀了一兩段之後,就很精闢地道出了評語:這個人好囉嗦呀。其實我也覺得卡卡是個在寫作上挺囉嗦的人,但因為我太愛他,所以我只好包容他,於是卡卡改變了我,把我也變得囉嗦起來,就像我現在做的這樣,我的作品也很囉嗦。(甩鍋3000遍。)
—۞—
Ursula Kroeber Le Guin
我最愛的奇科幻小說家之一,作品糅合東西方思想,除了作家身份,她還是西方重要的道家思想研究者
(1929.10.21 ~ 2018.1.22)
基特暱稱:娥蘇拉奶奶
(我對娥蘇拉大師的尊稱)
(找了張娥蘇拉奶奶年輕時美美噠的照片)
我最喜歡的娥蘇拉奶奶的作品,毋容置疑——地海六部曲!地海六部曲經常與魔戒系列、納尼亞傳奇相提並論,可見其在奇幻小說上佔有的一席地位。而且,這應該是我看過西幻作品中最具有東方氣息的。
除此之外,娥蘇拉奶奶在科幻小說創作上也開闢出自己的一方領土:《黑暗的左手》、《一無所有》。這兩部科幻作品都獲頒雨果獎和星雲獎。曾經看過娥蘇拉奶奶的一篇科幻短篇作品(名字忘了),大概故事內容是人們盲從古老的傳統而早已望了習俗的意涵,從而導致了無辜者的犧牲而居民不自知己錯。寫得挺噁心挺壓抑的,娥蘇拉奶奶寫起沉重題材的作品很有一手。
她的小說融合了東西方思想,文筆優美,而思想深刻。我覺得更厲害一點是,她本人可是道家思想研究者,她一生致力於在西方推廣中國老子的道德經和道家思想。看以下我在維基借回來的一些描述:
勒瑰恩奶奶除了創作,更投入老子《道德經》的英譯註解工作,耗時四十年之久,此版本推出之後獲得相當高的評價。她並將老子思想融入創作,在一向以西方文明為骨幹的奇幻、科幻小說中,發揮東方哲學的無為、相生與均衡概念。
作為一個漢語母語者,我竟然,自問在這些方面實在十分薄弱。而遠在西方,卻有人為此奮鬥,貢獻她幾乎一生的時間在推廣。
向娥蘇拉奶奶致敬!
—۞—
Jane Austen
18世紀末的現實主義鄉村愛情故事大師,眾所周知馬克·吐溫超級討厭她的作品!
(1775.12.16 ~ 1817.7.18)
基特暱稱:簡愛 / 珍愛
(Jane有個直譯是簡/珍,Jane Au這樣讀過來是不是很有「簡愛」感?加上Jane一直是寫愛情小說,所以暱稱是「簡愛」是不是音意結合?沒錯,就是這樣,我起暱稱的天才功力是毋庸置疑的。)
(簡愛看起來也是個美女)
簡愛的作品一直被視作是18世紀到19世紀從英國理想主義到浪漫主義時期的過渡。愛她的人如基特,都會深深喜愛簡愛的文字風格——那如紫絲絨手套的高貴與細膩——而簡愛在對話的技巧上更是爐火純青。
她一共有六部主要作品:《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諾桑覺寺》和《勸導》。除了《曼斯菲爾德莊園》,我在中學的圖書館沒有找到所以沒有閱讀,其他五本已經盡數拜讀完畢。英國《簡愛》(咦?)作者夏綠蒂·勃朗特曾批評簡愛(咦?)的視野太狹隘。或許某程度真的沒錯,畢竟簡愛的作品總結起來,主題也不過是關於「婚姻愛情」。但探究一位作家的創作,我們不會只看作品的廣度,撇除這個,我們也會探究作品的深度。縱然簡愛的作品主題都沒多大差別,但這使得簡愛在探討「人生議題」上更專注一個小方面,那就是——愛情。於是,與其說簡愛的視野太狹隘,不妨說她的視野「太專一」。
那麼對於簡愛,這個終生未婚而且也幾乎找不到她戀愛史的傳奇作家,她自己本人對愛情到底抱持什麼看法?簡愛在世時,曾寫信給外甥女Fanny Knight的愛情忠告是:「什麼事情都可以忍受,沒有愛情的婚姻卻不能。」很合理,簡愛自己的作品也大量描寫了男女之間的感情線。
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真的很討厭簡愛呀,他曾極盡嘲諷之能事批評說:「一個圖書館,不管有沒有其他藏書,只要沒有簡愛的書就是好圖書館。」(厭惡也是一種重要的基本情感,所以很明顯其實馬克·吐溫也很在意簡愛這位女性作家不是嘛~)
—۞—
Agatha Mary Clarissa Christie
誰人不認識偉大的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她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是推理界的一座里程碑
(1890.9.15 ~ 1976.1.12)
基特暱稱:阿加莎女王
(推理小說迷都會尊稱阿加莎為「女王」,所以不用解釋了)
我正在慢慢收集阿加莎女王的作品,還沒開始補完計劃。我唯一真切看過的作品是《東方快車謀殺案》。可能以前看的推理作品比較少,看這本書給我的衝擊很大,但我可能更偏向認為是這本書就是一本大師之作,不僅在佈局上嚴謹,而且它其實有滲透一種問題——謀殺案之後的受害者家屬或關係者該如何面對人生被割碎的悲慘現實?於是,它又不僅僅是一部推理作品,而是觀照人性的一面鏡子。這本書揭露的真相......我至今還沒找到任何可以超越的位。
2018年有一部改編這本書的新版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有我男神Johnny Depp和寧寧的那部。但很遺憾的是有原著藍本在,整體也拍得一般般,將原著人物設定改動得面目全非。尤其作為偵探的Poirot!導演兼主演的Kenneth Branagh(而且因為他自己演Poirot,狂給自己加戲加濾鏡)對Poirot有什麼不滿嗎!搞到這個影版的Poirot活脫脫一個低配版Sherlock!飛天遁地捉犯人???Poirot之所以是Poirot,就因為他是Poirot,他是喜歡坐在椅子上動腦解決難題的偵探,他不愛上天遁地狼狽不已搞到像個警察一樣,照Poirot自己所說——我是偵探,是來解決謎題的,抓犯人是你們警察的工作。
但無可否認這部電影的視覺效果真的超美,Kenneth真的很會操控鏡頭,例如發現屍體的那個俯視鏡頭很是別有新意,再到最後審判時,仿「最後的晚餐」的唯美構圖,簡直令人全起雞皮疙瘩。在鏡頭運用上,Kenneth應該值滿分,儘管他真的狂給自己的假Poirot加戲。
然後每個演員的演出都很精湛,也必須加分。在小說裡暫時充當Poirot的助手是Poirot的老朋友M Bouc先生(年齡也很老),但可能需要更多顏值吸引年青人(我自己猜的w),電影的Bouc是一位我很喜歡的小帥哥演哈哈。
(而且長得很高大(..›ᴗ‹..))
然後寧寧(一位芭蕾舞界超神的另類男芭蕾舞者,芭蕾舞界的Bad Boy,舞蹈具有十足的爆發力和美感)演那個有外交豁免權的俄羅斯舞蹈家Rudolph Andrenyi。每次寧寧夫妻出場,整個畫風就變了,畫面洋溢著瑪麗蘇氣息(不信看看Andrenyi夫妻出場那一幕)。看著寧寧的每一瞬間,都感覺寧寧下一刻是要跳起芭蕾舞(..›ᴗ‹..)。
(哎呀,放錯了,放了張容易起歪念頭的w)
(看看這美麗又矯健的舞姿)
(看看這叛逆的小眼神......對不起其實我是在介紹阿加莎女王的QAQ)
—۞—
東野圭吾
題材豐富多變的百變男神
(1958.2.4 ~ Now)
基特暱稱:東野叔
(看東野叔採訪時,記者可是用「日本文壇少見的美男子」來形容東野叔的哦,看東野叔有才華有顏值)
(看看這濃眉大眼的美男子)
因為我經常介紹東野叔,所以這次簡單說說就好。
我已經快說到爛的開頭就是——東野叔在1985年憑《放學後》獲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從此辭了工程師一職,專心寫作。但很可惜,在很長一段時間,或許直至1999年之前,類型小說的氾濫和書店類別的敷衍,總之各種原因都使東野叔的作品銷量不佳,他還因此被同行笑為「一刷作家」(也就是諷刺一些作家的作品絕對不會有二刷機會)。為了擺脫「校園推理」派的歸類,也是為了生計,東野叔早期拼命寫作,一年大概會出版二至三本作品(作品質素良莠不齊大致如此),有為了錢敷衍而寫的作品,也有精心而作的作品。請不要因此苛刻東野叔。現在大多數讀者所知的風格百變的東野,就是這麼多年來自己一步一步鍛煉而來的,風格從青澀變成熟,題材從「本格推理」再到跳脫推理類型框框、融入社會和議題思考,這絕對不是翹起雙手終日空想就可得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放學後》前一年,東野叔也有投稿參加第30屆江戶川亂步獎,這部作品就是《魔球》。《魔球》入圍獎項最終候選,可惜最終依然是落選了。但在1988年,東野叔修改了《魔球》並出版之,可算是東野作品研究群體可研究的最早的作品。我當然也拜讀了這一本,比起《放學後》,《魔球》的故事更為我喜歡。喜歡東野叔的都知道東野叔本身就是個熱愛運動的人,他在運動科學的題材上,發掘的深度和廣度超越當代大部分作家。《放學後》探討射箭運動,《魔球》自然是日本人最愛的一項運動——棒球。
在《放學後》和《魔球》,我們都可以看出東野叔早期的作品,文筆還是蠻青澀的XD!而且看完《魔球》大概知道《魔球》最大的不足是在哪裡,是整個犯罪動機的牽強問題!不論如何,我太愛《魔球》的男主之一的須田武志,感覺開陽高中要是全體師生陷入生存遊戲,武志大人一定會活到最後且他絕對會是屬於黑化的主角派(*´∀`*)!
基特大致按出版年份閱讀東野叔的作品,到目前為止我都讀了28本了,雖說最近我暫停了東野作品的閱讀,但若有想和我探討東野叔作品的東野粉絲,十分歡迎!
PS:我有看過《解憂雜貨店》,不否認它甚為精彩,但我不太喜歡這種類型的故事,所以請大家不要再給我推這本啦XD!每次跟別人說東野叔,別人都只拿這本書跟我聊!
—۞—
除此之外我還有很多愛慕的作家:
Emily Jane Brontë(勃朗特三姊妹中我唯一愛的,她的《呼嘯山莊》是我最愛的小說排行榜上排行第一的小說之一)、H.P. Lovecraft(腦洞是你人生的好伴侶)、大仲馬(《基督山伯爵》強調的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觀念我很喜歡)、大場鶇x小畑健(《死亡筆記》對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Gabriel García Márquez(馬爾克斯告訴我,無論情節多麼老土,只要寫得精、寫得妙,你就會忍不住讀下去——《霍亂時期的愛情》)、北島(《波蘭來客》)、Maria Wisława Anna Szymborska(我同學洗腦了我)......
—۞—
ns 15.158.61.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