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我決定稿子還是慢慢搭起來時,巧合的事情又再次出現。那就是上篇所說的第二點:「故事會告訴你發展,所以不用急於強逼自己去想劇情。」
就是因此,我突然重拾了一種初心感。
我到底是為了誰才來寫這個「現在進行中」的〈祈案之零〉呢?
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吸引讀者?
不不不!我是為了將「我心目中的角色」變成為真實。
而這種想法,也是我多年前為了自創角色小桃才寫起了〈CCX〉的那種心情。
而現在的我竟然差點忘了。
最近我就是被「故事會告訴你發展」這句話提醒了!作者與角色之間也是有互動性的。當你給什麼角色注入了什麼樣的生命時,角色也會用他的方式來引導你下一步怎樣寫。甚至乎有時更會出現超意料之外的巧合性。(這個情況在寫〈CCX〉最能體驗到,詳情可看回那部作品的後記,當然我不希望大家直接跳去看後記,因為這樣會失去了觀看整部作品的趣味性。) 這種微妙感好像很撲朔迷離,更可能會被別人視之為是精神分裂,但我想有些作者應該會明白我在說什麼的呢?
關於小說創作,有些作者是會「為說故事而說故事」,而有些作者是會「為角色而說故事」。就以我個人來說,便是兩種也有經歷過。前者,我的感覺是寫完就算,並沒有太多「愛」的成份。我指的「愛」是對角色們所產生的「愛」。狠話一點就是某些角色(就算是主角)都是為了將故事內容陳述才出現而已。至於有「愛」的一種就是我說的後者,是為了賦予該角色的生命才創作的。
這種情況就猶如「演技」兩字。有些演員是「為了演戲而演戲」,而另一種是「為了演活那個角色而演的」。兩者都是演技,只是演繹方法不盡相同,有優有劣,更不能完全說明那種比較佔優。
或許前者的優點就如「開關」一樣,隨時可抽離那個角色,相反的缺點就是可能給人生硬的感覺。而後者的優點是觀眾會發現演員對角色很投入,甚至給人覺得演技特別高超,可是缺點也是因為太投入而不能隨時抽離。
再將這情況換轉在寫作的角度上,前者就像是出現在短篇小說的角色,寫完了就是完了,事後也不會有太大感觸。相反,後者就像出現在中、長篇小說的角色,卻總會令作者有一種不知何時割捨的感覺,更很多時因為猶疑著應該下一步要怎樣將角色寫得更好而將創作時間變得超級慢拍。
現在寫〈祈案之零〉就是後者,因為一些情意結的關係,我個人是超喜歡祈原心這個角色。就是這樣才令我小心翼翼。一直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怎樣走?這樣走法會不會太快?又或者太慢?何時才正正式式寫屬於他的故事?(天音:什麼?還不是正式的嗎?) 因為本來在我腦內是有很多千絲萬縷的關係性,我還是在疑惑著應不應該放棄原先的設定…?
小祈(?),為了這個屬於您的故事!請快出來指引我吧!(爆)
【任意識飛翔之點滴(34)】
ns 15.158.61.2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