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過人類的三重死亡。第一重是生理死亡,第二重是社會死亡,而第三重則是世上沒有人記得你時乃最後的死亡。
以前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最近因為朋友的遭遇讓我又重新思考了死亡的定義。
請聽我娓娓道來:
小彤是我大學認識的朋友,到現在也是常常聊天無話不談的死黨閨蜜。她從小父母離異(雖說離異,卻沒有簽下離婚單),是阿姨帶她度過難熬的童年,她說當時已經不記得媽媽的長相,只能偶爾透過電話的交談,來維持母女關係。
後來上了高中才被爸爸接走,但她爸早已是享受晚年的退休廚師,所以很多學費支出都是由媽媽另外匯錢給她的。總而言之,雖然名義上是爸爸在打理生活起居,但金錢來源是媽媽負責的,換言,媽媽覺得為小彤出錢是彌補也是責任。
前陣子小彤家正樓下的住戶半夜凌晨失火,還好她還醒著滑手機,才發現家裡莫名冒出濃煙,即時叫她爸起床離開家裡避難。待火熄滅後,小彤返回家中發現她家已變成煙燻場,不止家具等有煙燻的痕跡,連天花板也因溫度過高都變形垮下來。
後來撇除失火戶會賠償能負擔的部分,小彤家的家具、重新鋪電線線路以及其他裝潢費的開銷甚至得花上不少錢。
此時退休的爸爸倒是很希望小彤的媽媽願意出錢幫助他們父女,再怎麼說小彤也是她的親生女兒,不斷用暗示性的話語要小彤向媽媽拿錢,但她媽媽已經另交男友,除了小彤以外,已經跟原本的家劃清界線了,說甚麼也不想幫忙。
小彤這幾天很沮喪的向我說,她認為這樣整天遊手好閒的爸爸很丟臉,想利用女兒向前妻要錢,她並不是借錢的橋樑,這使她更不想回到行為噁心的爸爸身邊生活;小彤也說如果繼續跟著媽媽住,會發現自己是這個家多出來的一員,媽媽已經有新的家庭,相較之下格格不入;若要回去阿姨身邊也無法像以前一樣,阿姨有孫子得照顧,重心早就不會放在她身上。
她無奈表示,為什麼非得出生在這種家庭,不管到那邊都不屬於她。
。
馬斯洛的金字塔第三層需求-愛與歸屬正影響著我對小彤的死亡意想,喪失既有的歸屬是可以讓人崩向死亡的,那種渴望被家人所愛的期待,終究只能落空。
找不到本該有的歸屬價值,小彤心死了,成了行屍走肉般的殭屍,甚至展現出向死屈服的懦弱,不,應該說是勇氣。
總結我想說的理論:家庭是人第二基本的單位,曾經擁有卻又支離破碎,然而世上已經沒有愛你的家人,就是一個死亡。
如果有愛你、珍惜你的家人,請記住,你不會死亡。
這大概是我近期對死亡的看法。
◎謝謝看到這裡的各位,以上都是真實事件,小彤現在的確為夾在爸爸媽媽中間感到很沮喪,但她有找到健康的舒壓方式,所以大家不用擔心<(_ _)>
ns 15.158.61.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