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加更章節
我希望加更可以發放不同的內容,想了又想,終於決定分享《三元特工隊》的創作設定或創作背景,讓讀者更能了解這個故事。
整個《三元特工隊》故事,每個設定,包括人物性格、武功、門派、武器、科技、甚至世界觀、愛情觀,也不是我憑空想像,每項資料也需要大量的資料搜集,特別是第五十五至五十八章,說明三元特工隊的背景中,集合了三國演義、史實、野史、再加上我的創作,雖然只有二、三千字,卻用了超過一個月時間做資料搜集、整合、構思。
希望有更多人閱讀、讚好、書籤,在下一次加更時,可以分享更多創作內容給大家。
也可以留言,提議下次希望知道甚麼創作背景。
感謝大家的支持。
孫晧的背景:
家族:孫堅、孫權、孫和,孫晧
資料來源:維基
280年,孫晧投降給司馬炎,全家送至洛陽,吳國自此滅亡。
孫晧終於284年。
資料來源::《三國志·吳書·孫晧傳》
曹操的四次「生死逃亡」:
孟德獻刀
敗走華容道
宛城之戰
割鬚棄袍
第一次是幸運逃亡。在「孟德獻刀」之後,曹操東歸,路過中牟縣,為亭長所疑,把他縛送到縣裡。這時縣裡已經接到董卓捉拿曹操的文書,但沒有人認識曹操,只有功曹心裡知道是曹操,認為世事方亂,不應拘捕天下英雄,便勸說縣令把曹操釋放了,這就是陳宮捉放曹。
曹操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第二次:積德而被免。
赤壁戰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後來曹操赤壁大敗,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
然而,一笑笑出趙子龍,多虧徐晃、張郃二人雙敵趙雲,才使曹操得以逃脫;二笑笑出張翼德,又是張遼、徐晃二將抵擋張飛,使曹操再次脫險;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關雲長,且又在有一夫當關之險的華容狹路上,加之曹軍幾經打擊,此時已無力再戰,無奈,曹操只得親自哀求關羽放行,關羽念舊日恩情,義釋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第三次,大意險被殺。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南征,部隊到達淯水,張繡率眾投降。曹操納了張濟的遺孀,也就是張繡的嬸嬸,張繡因此懷恨曹操,因此張繡偷襲曹操,曹操戰敗,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殺,猛將典韋戰死。張繡引兵追擊,被曹操擊退,於是張繡退回防守穰城,再次與劉表聯盟,這是曹操一聲少有的慘敗,若不是典韋力戰,幾乎被捉。
第四次,戰場遇猛將險被殺。曹軍大敗。西涼兵來勢兇猛,曹軍將士都抵擋不住,只聽得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馬上急脫下紅袍。又聽得大叫:「長鬍子的是曹操!」曹操驚慌,拿著佩刀馬上割了鬍子。軍中有人把曹操割鬍子的事,告訴了馬超。馬超又叫人大喊:「短鬍子的是曹操!」曹操聽見喊聲,立即扯起衣角包著下巴逃跑。後人有詩說:
潼關戰敗望風逃,孟德倉惶脫錦袍;劍割髭髯應喪膽,馬超聲價蓋天高。
曹操正走之間,背後趕來一員戰將,回頭一看,正是馬超。曹操驚恐萬狀。左右將校見馬超追來,各自逃命,只撇下曹操。馬超厲聲大叫:「曹操,你跑不了!」曹操嚇得馬鞭都扔了。看看趕上,馬超從背後使槍刺去。曹操繞樹而走,馬超一槍刺在樹上;急拔下時,曹操已逃遠了。馬超催馬追去,山坡邊過來一員戰將,大叫:「不要傷害我的主公!曹洪在此!」掄刀上前,攔住馬超。曹操才逃了性命。曹洪與馬超戰到四五十回合,刀法漸漸亂了起來。這時,夏侯淵率數十騎趕到。馬超獨自一人,恐怕寡不敵眾,被他們暗算,便撥馬而回。曹操回寨,嘆著氣說:「我若殺了曹洪,今日必然死在馬超手裡!」便叫來曹洪,重加獎賞。收拾敗軍,堅守寨柵,不許出戰。
資料來源::三國演義
曹洪,曹操堂弟
資料來源::維基
曹魏如何被司馬家侵佔:
高平陵之變,亦称正始之變,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國建立以後的一次重大政變。事件源自曹魏宗室大將軍曹爽和朝中重臣太傅司马懿之間的权力鬥争,最后司马懿趁著曹爽與魏帝曹芳到高平陵謁陵時發動政變,控制京城,族滅曹爽而结束,自此司馬氏正式全面掌權,此後曹氏皇帝皆淪為司馬家的傀儡。
資料來源:維基、《三國志·魏書·曹爽傳》、《資治通鑑·魏紀七》
常遇春之死:
洪武二年(1369年),元將也速進攻通州,朱元璋命令常遇春返回警備,命平章李文忠為副手,率九萬大軍從北平出發,向會州前進,在錦州擊敗元將江文清,在全寧擊敗也速。進攻大興州時,將一千騎兵分八路埋伏。守將趁夜逃走,常遇春將他們全都擒獲。之後率軍攻佔元上都,元順帝逃奔和林。勝利而歸,途中行至柳河川(今河北赤城縣龍關鎮西),以「卸甲風」病暴卒,年僅四十。
資料來源:維基、《国朝献徵录》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出處:維基
馬謖之死:
《三國志·馬良馬謖傳》:「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良死時年三十六,謖年三十九。」這裏記述的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錯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利,敗退回漢中。馬謖在獄中病逝,諸葛亮聞知痛哭流涕。這和《三國演義》描寫不同,馬謖沒有被陣前斬首,而是獄中病亡。
資料來源:《三國志·馬良馬謖傳》
失街亭事件:
228年諸葛亮出祁山,獨排眾議不用宿將魏延、吳懿,反而提拔參軍馬謖為主帥。其後馬謖在街亭布陣時違背諸葛亮交代,且不聽副將王平諫言,自認居高臨下可勢如破竹,便捨水上山布陣。魏軍大將張郃進軍街亭,偵察到馬謖捨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揮兵切斷水源,掐斷糧道,將馬謖部隊圍困於山上,縱火燒山。蜀軍饑渴難忍,軍心渙散,不戰自亂。張郃命令軍隊乘勢進攻,蜀軍大敗。蜀軍進退無據,不得已放棄隴右三郡,退守漢中。《三國志‧向朗傳》則提到馬謖棄軍而逃,並未主動向諸葛亮請罪。向朗向來與馬謖友好,知情不報。事發後,馬謖被捕入監。諸葛亮以自失律而敗喪其師,遂上表自貶三級,斬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以謝眾人,剝奪將軍黃襲等兵權,《三國志》作者陳壽父親為馬謖參軍,遭到髡刑處罰。同時諸葛亮憎恨向朗包庇馬謖之行為,免向朗官職還歸成都。
資料來源::《馬良傳附馬謖》則記載馬謖下獄後病故
諸葛亮收服姜維:
228年,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進攻天水時,碰上了智勇雙全驍將姜維,交手之下,諸葛亮竟失利兩次。諸葛亮平時就留心賢才,培養自己在軍事指揮上的繼承人,而今見到魏國有如此能人,非常喜愛,決心收降姜維。
後來,聽說姜維是個孝子,他母親在冀縣,諸葛亮心生一計,便令魏延率軍佯攻冀縣。姜維得到消息,只得哀求天水郡守馬遵讓他領兵前去冀縣守衛。姜維快到冀縣,魏延假意敗走,放他入城。
於是諸葛亮派人到南安郡叫來夏侯懋,說:“你怕死嗎?”夏侯懋慌忙跪地請求饒命。諸葛亮說:“現在姜維守衛冀縣,派人告訴我,‘只要夏侯駙馬活著,我願投降。’我饒你性命,你肯招安姜維嗎?”
夏侯懋忙道:“情願招安。”諸葛亮便給他馬匹衣服,放他離去,也不叫人跟隨。夏侯懋逃脫蜀寨,尋找道路時碰到幾個逃難的百姓,便問:“你們到哪里去?”
百姓答道:“我們是冀縣人,今姜維投降了諸葛亮。獻出了城池,魏延驅馬燒殺,我等只好逃出來投奔上邽去了。”
夏侯懋問明了道路,朝天水急馳而去,路上又碰到了幾起攜老扶幼的逃難百姓,說法都是一樣:“姜維獻了冀縣,投降了蜀漢。”夏侯懋到天水城下叫門,守兵認得他,慌忙開門接入,郡守馬遵跪拜迎接。夏侯懋說起姜維之事,馬遵嘆息道:“想不到忠誠可靠的姜維會叛變啊!”
梁緒說:“我認為他是想救都督,故意說此話假投降。”
夏侯懋斥責道:“他已經投降了,怎麽還是假的?”
正議論時,忽報蜀兵又來攻城。這時已近初更,火光中見姜維在城下大叫道:“我為夏侯都督投降,都督為什麽違背諾言?”
夏侯懋斥罵道:“你受魏國大恩,為什麽要投降蜀漢?有什麽諾言?”
姜維說:“是你寫信教我投降的。你要脫身,卻將我陷在泥坑里。我已為蜀國封為上將,怎麽能返歸魏國?”說完,驅軍攻城,快到天亮才退兵。——原來夜間進攻天水的姜維是假的,是諸葛亮在部隊里選擇與姜維形貌相似的人裝扮的,因為夜色火光朦朧,城上人難以分辨。
卻說諸葛亮率軍進攻冀縣,城中軍糧越來越少。諸葛亮故意叫蜀軍搬運糧草,誘惑姜維出城搶劫,卻叫魂延偷襲了冀城。姜維欲歸不得,只好另走別路,即遭到蜀國伏兵截殺,最後落得單騎匹馬沖殺到天水城下叫門。馬遵見是姜維,命人亂箭射下。姜維只得投奔上邽城,城上守將見是姜維,大罵“反叛之將,竟敢誘我大開城門!”又是亂箭射下。姜維分辯不得,仰天長嘆,雙淚直流,朝長安落荒而去,路上給諸葛亮伏兵團團圍住,只得下馬投降。
資料來源:維基、《三国志·蜀書·姜維傳》
溥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後,在袁世凱強逼之下,宣統三年十二月廿五(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後頒布《宣統帝退位詔書》,正式退位,清朝滅亡,因此溥儀亦有清遜帝或清廢帝之稱。
1917年,溥儀在張勳等人支持下,曾短暫復辟但最終失敗。
1932年,日本扶持的滿洲國成立,溥儀出任滿洲國攝政,年號「大同」。
1934年,溥儀成為滿洲國皇帝,年號「康德」,因此又被稱為康德皇帝,直至1945年日本戰敗、滿洲國被蘇聯推翻為止。
資料來源:維基、溥儀《我的前半生》
ns 15.158.61.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