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我終於看完這系列的兩本書。相對於1和2,我比較喜歡把書的目錄改成上下。可能作者寫的時候沒預期到自己會寫第二本,又或者作者以爲自己還會寫第三本,又或者是作者在計劃第三本,但以現在這兩本來説,我認爲作者對自己的心路歷程描述得相當詳細,也沒有再補充的餘地。
首先,先不說衆人對於這本書的好評或壞評,我認爲一本書很難做到完美的地步,因此有好也有壞我會這麽誰。
最近不太常動筆,所以原諒我的文筆。
不能不説,這本書是本相當有趣的書。以「咨詢者」的角度,客觀又主觀的陳述著這十四周的咨詢。再强大的人也會有軟弱的一面,而在作者筆下的自己也有著各種各樣的弱點。作者嘗試為自己的弱點找出原因,也同時把自己的弱點擴大,因此而讓自己痛苦不堪。雖然是種非常主觀的看法,但我相信每位讀者也在她的身上找到與自己共鳴的弱點,而亦爲此感到無比複雜。
也有些人認爲這本書過於表面,可能只是單單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經歷而已。我當然不反對這樣的説法,而這種負評也可以套用在我對於寫作的態度。雖然我寫作並不單單是爲了娛樂讀者,也是爲了解開自己的心結。寫作能理清我的思維,從而把混成一團的心思整理為一條條的綫。但這世界不只得黑與白,也有各種灰色存在。因此無論讀者如何討論作者寫書的目的,也無法否認一本書的出版。
又離題了,嘿嘿。這本書讓我加深了對於精神科醫生的瞭解。在我所認知的周遭,精神疾病非常忌諱或對其的瞭解少之又少,而我也是在對其有興趣之前對那方面的知識寥寥可數。雖然這本書沒深入介紹精神科藥物的用法或專有名詞,但這種安排讓讀者感到親切又不會過於炫耀自己的知識,因此可能以讓書的實用性減低。
在書頁的翻動下,作者的精神狀況和「咨詢」的進度有所進展。當我閲讀這本書的時候,由於本人正處於多事之秋,因此感到非常多的共鳴。但亦因共鳴越多,内心也越是難受,畢竟逼使自己面對自己的痛苦根源不是易事。但作者於最後一章也說出:「我已經不再討厭我自己。」雖然我認爲這句話可能會被未來的自己再一次推翻,但現在的我還是挺喜歡這句話。
所以,無論你以任何心態去看這本書,相信你也能從中獲得啓發或鼓舞,然後靠著書本的力量跨過眼前的障礙。
後話:慕海醬,我終於看完了!
ns 15.158.61.4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