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談到香港懷舊情懷,人們少不了提到冰室。就是那種取不到煮食牌照,人們進去只是坐下喝杯鴛鴦咖啡奶茶。要吃東西,也只能作個吐司和麵包。
我不是想說那種,我也不是那個年代。我是想說一些在現今茶餐廳也會出現的畫面,不過可能隨住機械化生產而買少見少。
我記得讀中學中午,我們都會到一間茶餐廳吃飯。學生在這餐廳吃飯特別便宜,普通人五十元才能吃的粟米魚塊飯,中學生三十元就能吃到。有次和一位朋友去這間餐廳,有位穿恤衫的白頭老伯走過來,看到帳單打錯價錢,也替我們改。事實是我們都不知道下午茶時段到底有否折扣。
最記得是那時候如果十個人去吃飯,會七嘴八舌到下單。一個接一個講吃甚麼,手頭忙著打手機遊戲。我是講得比較慢那位,因為我不喜歡帶手機到學校,不喜歡偷偷摸摸的感覺。所以到中六,我已經是直接上課放上檯面鬧。那位「茶記」哥哥會大聲說繼續啊繼啊。他覺得我放慢了節奏是在質疑他的能力。的確他能在短短三十秒的亂語中,「畫」下十款飯食和不同飲料。
他們也不怕罵顧客。記得罵過我和隔離的食客,「講嘢細細聲,成個女人咁」。很像言情小說裡的女生,「說走就走」,他們不怕被辭退。這就是他們的特別之處。就是聽過他們說,錢不是在餐廳的工資,然後指著報紙中的馬彩或是電視機的球賽。贏了一場比賽就已經是一個月的工資。
我坐在一間台式西餐廳,看著一些婦人員工和青澀的待應。猜想這段記憶到底是否真實存在。過往可信嗎?記憶可信嗎?回憶可信嗎?
ns 15.158.61.4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