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想記得的人是我外婆,外婆於2018年的暑假期間永遠離開我們。雖然很難過,但是替外婆感到開心,她不用整天躺在床上動彈不得,連自己下床上廁所都沒辦法。想想整天看著白白天花板,什麼事也不能做,非常恐怖。靈魂脫離身體,算是一種解脫吧?
我很慶幸,大學期間趁外婆還能在家裡走來走去的時候,常常跑去外婆家看她。外婆的個性,在那個年代,算是非常獨立自主的人,自己煮飯、手洗衣服、自學國字(看得懂公車站牌)、算數學(拿著一張日曆紙,翻到背面,看著電視寫數字)。如果繼外曾祖父沒有這麼早過世,或許外婆還有機會繼續升學吧?或許外婆的生涯不會只有結婚生子唯一選項。但是這只是如果。外婆堅持晚年要將姓氏改成繼外曾祖父的姓氏,可見繼外曾祖父在外婆心中的份量有多重。
外婆非常獨立自主,當她九十歲還能自己行動的時候,生活規律:佛教早課、曬衣服、早餐(通常是泡一杯50ml黑咖啡還有蒸二個素菜包)、看電視、午餐、看電視、收衣服、晚餐、算數學、洗澡、洗衣服、睡覺。規律到我看時間大概就知道外婆在做什麼,想打電話的話要在晚上九點前打。外婆堪稱會走路的時鐘,還不希望子女攙扶─她想要扶牆走路。我想外婆會活得很健康長壽,大概歸功於她喜歡自己行動。如果現代還有高齡者可以安全從事的工作,我想外婆應該想去應徵,比如說,文字打字員?
外婆自己在外行動也沒問題。當她八十歲的時候,能夠看著公車時刻表,自己坐公車到達她想去的地方─當然她想要獨自出門的動機比較少,不然我們會擔心。外婆喜歡的運動是打太極,可惜的是我沒看過她打太極的樣子,有點想看人群之中外婆打太極的模樣。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要留下影像紀錄好難啊。
外婆健康下降,起因為浴室跌倒,骨折痊癒過後健康下降。原先可以行動自如,變成需要扶牆走路(還是堅持自己走);原先小心謹慎,但是當與外婆同住的三舅過世後,沒有人可以看照,外婆又不小心跌倒,必須長期躺在養護中心的床上。住在養護中心的日子:日常起居之外就是看電視,沒有認識的朋友可以聊天,所有子女住在外地工作。當我看到失去生存活力的外婆,心裡大概有個底,但是我不能說,也不想說,希望不用說。
最終,外婆沒有牽掛,沒有病痛地走了。留下我的長期思念。希望她在那裏過得很好。
ns 15.158.61.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