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目前的傳統產業就業環境中,位處高階的主管仍有多數為E世代以前出生的人,而對於他們來說“電腦”並不與“生產力”畫上等號,因此時常會聽到“現在的年輕人無法吃苦”這種言論,甚至以草莓族、水蜜桃族等形容詞形容年輕人的工作心態,但事實是如此嗎?
以社會資源面來分析,E世代以前人們大多依靠著勞力賺許生活所需,因此一輩子做一份工作,只要穩定有收入,隨著年資增長公司調薪就能夠滿足自我的需求,而且當時訊息傳遞相對於E世代而言顯得緩慢許多,因此不需關心過多的社會事務。16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3PJapegrz
但隨著網路的興起及電腦的普遍話,相關產業的人才如行銷、業務、會計、生產等等都陸續在探討自動化-產業升級,而從軟體類的工程師到電腦元件工程師的崛起更是導致社會資源重新分布的一大主因,但是有絕大部分的傳統產業仍是維持以人力做企業生產力主體的作業。
直到電腦及網路普遍於個行各業後,多數的公司開始需要如網頁管理、系統設計、軟體維護等等人才,這些人才的普遍化第一衝擊到的就是“紙本作業”這件事,舊時代需要用紙本作的報表及宣傳廣泛被電腦取代,因此衝擊到如行政及助理的工作範疇,淘汰了無法與時俱進的人。16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qhpzqSNjD
16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2gCCw30v8K
距今約十五至二十年前因少子化的影響,人力作業產業受到衝擊,因此朝向了兩個大方向進行改革,第一個是積極自動化,投入成本以機器取代人力,另一個則是引進其他國家的勞力補充人力短缺的部分,這個分流初步將傳統產業分為兩大類。
16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cBBMaM0Ee
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隨之而來的是個體的崛起的世代,藉由電腦網路下班後能夠展開第二份或第三份的事業,基礎上對於“勞力換取生計”的觀念漸漸被扭轉,E世代以前的長工時及高勞力觀念遭到的挑戰,是造成部分年輕人不願入行的主因。
而在個體崛起的時代,仍舊有著許多固守觀念的企業,因此造成企業人才的斷層,青壯年人才沒有培育,老年人才不願做改變,產業體系維持著E世代以前的模式,造成日後的人才斷層。
直至今日人人手上一部手機,隨時隨地能夠上網,一隻手指就能夠在股票、期貨、外匯市場遨遊,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一台電腦即能創造生產力,加上疫情的影響,人力為本的產業面臨著“人才退休潮、人力短缺潮、生產模式變更汰換資本”等等問題,造成工作及就業環境艱難,因此吸引不到年輕人。16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fdqajtP31
16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t6Ilgi3pQ
在現代社會安穩的做一份勞力工作很大可能代表放棄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的權利及希望,與其將時間全部投入作一份高勞動的工作,不如將時間少量分配在正職維持生活,其他時間發展自我可能,因此多數年輕人會果斷選擇離職的原因在此。
在網路即將邁入元宇宙的世代,相信多數產業將會進入智慧化生產,而此時代無法完全“自動化”的產業將被淘汰,積極了解網路、程式、VR、MR及MR的技術,才是未來產業革新出路,最後引用一句科幻小說大師-威廉吉布森的名言「未來早已到來,只是尚未普及。」16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UK09AywrJ
*以上為個人觀察意見~歡迎交流
16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WPba0Kg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