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淪喪/Behavioral Sink」是六、七零年代動物行為學家John Calhoun提出的理論,描述他在老鼠身上看到的現象。
他設計了一個封閉的老鼠烏托邦,沒有天敵,食物與水取之不盡,叫做宇宙二十五號。宇宙二十五號中,起初有四隻公老鼠、四隻母老鼠。牠們非常快樂。
但是隨著宇宙二十五號越來越擁擠,老鼠們逐漸喪失「鼠性」,變得病態、異常。公老鼠發現維護地盤沒有意義,於是完全放棄這件事,規範老鼠之間如何交流的行為本能,在某些公老鼠身上完全消失,牠們變得充滿暴戾之氣,Calhoun叫牠們「流浪漢」。母老鼠則失去母性,憎恨幼鼠,或者完全忘記牠們。
當宇宙二十五號中老鼠數量達到兩千多隻時,濫交、棄嬰、暴力與互相攻擊非常嚴重,牠們以極快的速度自我毀滅。
但是有一批特別的老鼠,動物學家叫牠們「美麗者們」。
當老鼠的數量因集體自我毀滅而近乎滅絕時,美麗者們倖存下來,牠們佔據封閉的小間,每天不踏出洞任何一步,只吃、睡、理毛,進行最基礎的自戀行為,自然沒被天塌下來給波及。
Calhoun預測美麗者會讓老鼠的數量回升,但是沒有。牠們似乎遺忘了性別,對社交與性行為沒有興趣。牠們看了看宇宙二十五號的劫後殘骸,冷漠地回到牠們的塑膠洞穴裡,甚至沒有看彼此一眼。
最後美麗者們各自默默地死掉了。 實驗開始六百多天後,倖存老鼠,零。
某些社會學家認為Calhoun的老鼠實驗反映人類文明的命運。
請各位參加者們:
將老鼠擬人化,寫一篇關於宇宙二十五號的故事;從哪隻老鼠的觀點出發,皆可自由選擇。
這裡有一些額外的參考資料可看
小提醒:
跟傳統的描述後世界毀滅電玩的劇情不同,Calhoun提供無限量的水、充足膳食,避免疾病,因此使老鼠大滅絕的因素並非缺乏食物而競爭,也非疫病爆發,而是在密閉小宇宙中失去鼠性完全瘋狂——老鼠的心理變態使牠們自相殘殺;最終老鼠滅絕的原因是「行為淪喪」。 請參考這個en.wikipedia.org/wiki/Behavioral_s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