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行動組長霍懷德·史密斯介紹完美國的情況後,接著就是南美——大洋洲行動組胡安·阿松森開始介紹自由國家聯盟的情報。自從大冰期開始和美國佔領墨西哥、加拿大以及英國和愛爾蘭後,南美洲國家為了應對大冰期和美國可能的對南美洲的入侵,在阿根廷、智利、烏拉圭、巴西的牽頭下,南美洲組建了軍事同盟——南美國家互助聯盟。
美歐戰爭爆發以及接下來的美歐兩國發生軍事政變,變為極權國家後,南美國家互助聯盟正式更名為自由國家聯盟,並開始接納南美洲以外的成員。之後的幾年,澳大拉西亞聯邦共和國、古巴、西印度群島聯邦、南非加入自由國家聯盟。
2170年5月8日,美國為打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快捷通道入侵巴拿馬,美軍和自由國家聯軍在南美洲地區進行了長達六年的戰爭,最初美軍成功將自由國家聯軍擊潰並順勢佔領了巴拿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但在之後他們遇到了和20世紀時的越南戰爭同樣的情況,自由國家聯軍躲進亞馬孫雨林與美軍展開叢林游擊戰。雖然這批美軍經過叢林作戰的訓練,並做好了大量的準備以及空中支援。但美軍部隊依然在亞馬孫雨林吃了大虧。
在海上,2071年7月6日,美國太平洋艦隊試圖登陸自由國家聯盟總部利馬,但在行進過程中遭遇到了在東南太平洋上巡弋的秘魯、智利、澳大拉西亞、阿根廷等國海軍組成的聯合艦隊,於是雙方展開了東南太平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戰。這場海戰持續了將近一周的激烈戰鬥,最終自由國家聯合艦隊將美國海軍和美軍登陸部隊擊潰。
在陸上,自由國家聯軍第4集團軍與美軍主力部隊第12集團軍於2172年9月4日在秘魯邊境城市通貝斯展開了一場大戰,這場戰爭持續了近三個月,其慘烈程度堪比二戰時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城市的每一處,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洗手間,都成為了美軍和自由國家聯軍拼死爭奪的地方。自由國家聯軍和美軍的戰鬥機反復爭奪通貝斯的制空權。通貝斯戰役初期,自由國家聯軍在美軍的猛攻下失去了過半的城市控制權,但自由國家聯軍依然殊死抵抗著美軍的猛烈進攻。隨著戰事的進行美軍就難以再前進一步,雙方進入對峙階段。11月下旬,自由國家聯軍發起英仙座行動,秘魯、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巴西軍隊針對美軍補給線發起了進攻,並成功切斷通貝斯美軍的補給線,通貝斯的美軍被自由國家聯軍包圍。美軍緊急調集第48師和92師試圖為通貝斯的美軍第12集團軍解圍,但最終第12集團軍被自由國家聯軍全殲。自由國家聯軍開始全面戰略反攻。
在自由國家聯軍反攻的同時,潛伏在敵佔區的游擊隊也大規模的後勤破壞活動,2174年3月13日游擊隊在基多、聖菲波哥大、加拉加斯等城市同時發起武裝起義,其中基多、聖菲波哥大在自由國家聯軍的支援下成功光復。而加拉加斯由於自由國家聯軍在委內瑞拉戰線的失利,無法及時增援加拉加斯的起義軍,最終加拉加斯起義被美軍絞殺。即便如此,最終自由國家聯軍依然在5月15日成功光復加拉加斯。
自此之後,自由國家聯軍一路高歌猛進,最終在2174年7月下旬,自由國家聯軍殲滅了位於巴拿馬運河區的美軍部隊。同年8月,美國和自由國家聯盟簽署和平條約。最終自由國家聯盟贏得了南美洲戰爭。這場戰爭,美軍傷亡人數96萬人,而自由國家聯盟總傷亡180萬人。
南美洲戰爭證明了自由國家聯盟的潛力,而美國和歐亞聯邦自然不希望這個聯盟威脅他們制霸世界的野心,於是他們接連不斷地在自由國家聯盟內部扶持代理人和煽動國與國的矛盾,例如玻利維亞與智利的領土爭端,阿根廷與智利的南極爭端,以及自由國家聯盟內最大的內亂——阿根廷內戰,2194年,阿根廷親美派軍官在CIA的支援下發動政變,推翻了薩爾瓦多·弗朗哥-桑托斯總統,成立法西斯軍政府。很快護憲派軍隊和自由國家聯盟也很快發起軍事行動,而這場戰爭持續了四年,最終以護憲派的勝利告終,雙方士兵加上平民傷亡共計18萬人。
同時,自由國家聯盟內部也有諸多問題。包括但不限於毒品(著名的毒品產地銀三角就坐落在哥倫比亞、秘魯、巴西、玻利維亞等國的邊界附近)、貧富差距(委內瑞拉、巴西尤為突出,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有著全世界最大的貧民窟之一)、黑幫(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西尤為嚴重)、經濟(美歐戰爭爆發後,經濟對美脫鉤所產生的一系列經濟問題)等問題。
至於這個最後的民主堡壘到底會怎麼樣,就只有時間能夠證明了。
9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Y8chpainz
接著便是中東行動組組長阿卜杜勒·塞利姆發言。
大冰期開始以及美歐冷戰開始後,原本就一片混亂的中東地區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更是亂上加亂,中東各國為了爭稀缺的水資源,經常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在此期間中東爆發了第七次和第八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的修正錫安主義勢力上台後致力於“統一黎凡特地區”,對巴勒斯坦國和約旦哈希姆王國發起戰爭。約旦作為美國的中東盟友之一,他們希望美國能制止以色列對約旦的入侵。但事與願違,由於美國長期以來實行親以政策,所以美國坐視以色列入侵約旦。最終以色列將巴勒斯坦和約旦兩國吞併,並將約旦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強制驅逐,同時對大量不願離開家園的阿拉伯人展開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根據非官方統計至少二十萬以上的阿拉伯人慘遭以色列國防軍屠戮。
美歐戰爭爆發後,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也門選擇站在歐亞聯邦陣營,而以色列、巴林選擇站在美國陣營,其他的一些中東國家如沙特、阿聯酋、卡塔爾、阿曼雖然保持中立,但並未阻止美軍使用在上述國家境內的軍事基地。
2157年4月18日,在歐亞聯邦強迫埃及允許歐亞聯邦國防軍在蘇伊士運河區自由通行後,為了切斷歐亞聯邦的印度洋補給線,美國和以色列向成為歐亞聯邦衛星國的埃及發動戰爭。在陸上對以色列跨過邊境,將埃及西奈半島的大片地區佔領,並向蘇伊士運河區大步推進。
2157年5月5日,以色列陸軍到達蘇伊士運河區並與駐守當地的歐亞聯邦陸軍第八師發生激烈戰鬥。與此同時在海上和空中,美國第五艦隊也抵達蘇伊士運河區附近,美軍航母唐納德·特朗普號和林登·約翰遜號航母起飛戰鬥機與從沙特的空軍基地起飛的空軍戰機對蘇伊士運河區的歐亞聯邦國防軍目標發動空襲。歐亞聯邦為了防止海上補給線被美以聯軍切斷,歐亞聯邦地中海艦隊緊急前往埃及,同時位於小亞細亞半島和敘利亞的歐亞聯邦空軍起飛大量戰鬥機,對歐亞聯邦在蘇伊士運河區的駐軍提供空中支援和阻擊美以聯軍。雖然有美國的空中支援,但是在歐亞聯邦的空中優勢以及歐亞聯邦陸軍的激烈抵抗,再加上歐亞聯邦海軍陸戰隊在謝赫祖維德登陸,切斷了以色列國防軍的補給線,以色列國防軍大規模潰退。最終以色列沒能佔領蘇伊士運河區。
同時歐亞聯邦部署在小亞細亞半島的導彈部隊對位於紅海地區的美軍艦隊發射導彈,雖然美軍艦艇的防空導彈近程防禦系統將部分導彈攔截,但導彈依然使美軍的4艘驅逐艦被導彈擊沉,8艘艦船被擊傷。美軍艦隊於是撤出紅海,不再嘗試奪取蘇伊士運河區。與此同時,歐亞聯邦在也門亞丁建立軍事基地,將地中海第二艦隊部署在此,在之後的三十多年中,美國和歐亞聯邦在印度洋雖然時不時地爆發戰鬥,但大規模的海戰幾乎不再出現。
目前北非各國事實上是被歐亞聯邦的勢力範圍,蘇伊士運河區事實上被歐亞聯邦完全控制。然後在西亞地區,西亞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也門、埃及實際上是歐亞聯邦的勢力範圍,而巴林、以色列為美國的勢力範圍。美國在以色列、沙特、阿聯酋、科威特等地有著諸多的軍事基地,尤其是巴林,是美國第五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中東地區有4支已知的反抗力量活動,第一個是在阿拉伯地區活動的新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其主要由阿拉伯地區的左翼世俗派人士組成,該組織主張建立統一、世俗、社會主義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新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主張通過武裝革命打擊歐亞聯邦和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霸權主義政策,反對錫安主義和以色列軍國主義,但他們也願意接納反錫安主義的猶太人加入新阿拉伯復興社會黨。
第二個是在穆斯林國家中廣泛活動的宗教與政治組織——穆斯林兄弟會,其主要由保守的穆斯林所組成。該組織1928年成立於埃及,組織宗旨為主張向世界輸出伊斯蘭主義,並且他們堅決反對錫安主義和世俗主義。由於其激進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政策,並且該組織被指和多個伊斯蘭恐怖組織有關,所以該組織被中東多國列為恐怖組織。
第三個是主要在伊朗活動的伊朗人民黨,該黨為伊朗的一個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世俗主義政黨,曾參與1979年推翻巴列維王朝的伊朗伊斯蘭革命。1983年伊朗人民黨被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查禁,伊朗人民黨被迫轉入地下活動。美歐戰爭爆發以及南美洲戰爭爆發後,伊朗人民黨獲得自由國家聯盟的資金和武器支持,開始在伊朗國內開展反對神權統治以及歐亞聯邦、美國兩大帝國主義國家的武裝鬥爭。
第四個是在庫爾德斯坦地區活動的庫爾德工人黨,該黨最初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蘇聯解體後該黨變為自由意志社會主義政黨。該黨致力於通過武裝革命實現庫爾德斯坦的獨立,也是因此,該黨在多個國家列為恐怖組織。
在阿卜杜勒·塞利姆報告完畢後,便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行動組組長納爾遜·庫奇姆發言。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自大冰期後幾乎是一片亂麻,因為氣候變化,使得原本就被飢餓困擾的撒哈拉以南非洲雪上加霜,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驟減。大冰期開始後,由於氣候變化,也導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爆發了大規模的動亂。除了南非共和國外,非洲大多數國家都已經陷入無政府狀態,各地都處於大大小小軍閥的控制之下。大大小小的武裝勢力犬牙交錯,基本沒有穩定的戰線,所以只能大概推測出各個勢力的大致控制區。
在赤道非洲地區,由於美國和歐亞聯邦兩國在赤道非洲地區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整個赤道非洲地區在美國和歐亞聯邦的炮火下變得滿目瘡痍。美歐戰爭結束後,赤道非洲地區所形成的權力真空使得該地成為赤道以南非洲最為混亂無序的地區。
西非和中部非洲對比赤道非洲地區相對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兒去,西非和中部非洲內陸地區由於氣候變化,該地區已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西非和中部非洲內陸地區的人口紛紛外逃,目前西非和中部非洲內陸已經成為毫無生氣的無人區。
南部非洲地區,雖然情況要比西非、中部非洲、赤道非洲等地區好很多,但南部非洲的大多數國家的日子也不好過。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只有南非共和國和博茨瓦納日子相對好過。雖然進入大冰期後南非和博茨瓦納包括經濟也都面臨著許多問題,但這兩個國家在大冰期前經濟實力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前列,恢復穩定的速度也比較快。南非於2165年加入了自由國家聯盟,成為自由國家聯盟內唯一的非洲國家。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行動組報告完畢後,接著便是南亞——東南亞行動組組長穆罕默德·伊本·馬哈迪發言。
大冰期開始後,南亞和東南亞也陷入了不同程度的混亂。印度東北部地區在歷史上就是分離主義和宗教衝突十分嚴重的地區,在大冰期開始後,印度東北部地區衝突愈發嚴重,印度對該地區的控制力進一步減弱。最終印度東北部地區的分離主義武裝發動總攻,擊敗駐守於印度東北部地區的印度軍隊,印度東北部各邦脫離印度獨立。
由於大冰期導致印度的經濟斷崖式下滑,並且由於長期以來印度實行印度教至上政策導致的宗教衝突以及民族矛盾,再加上印度東北部各邦獨立的鼓舞下,印度於2135年5月10日陷入全面內戰。旁遮普地區、印度南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宣佈獨立。而印度自然不能接受這一事實,於是宣佈對旁遮普、印度南部、印控克什米爾等被分離主義控制的地區發起平叛行動。
同時印共毛也在此期間發展壯大,印共毛於2136年4月15日奪取恰蒂斯加爾邦、比哈爾邦和恰爾肯德邦的政權,並在巴特那宣佈建立印度民主共和國。在毛派掌控上述三個邦後,印度政府宣佈將毛派控制下的恰蒂斯加爾、比哈爾、恰爾肯德三個邦也列為叛亂地區,隨後印度軍隊於2136年4月29日向上述三個邦發起了進攻,試圖剿滅印共毛。但由於長期以來印度政府對恰蒂斯加爾、比哈爾、恰爾肯德三個邦的貧苦農民權益的忽視,並且印共毛主張消滅地主階級、實行土地改革、消滅種姓制遺毒、實行工業化、解放婦女,因此印共毛在當地有著穩固的群眾根基。
印度政府軍進入恰蒂斯加爾、比哈爾、恰爾肯德三個邦時,雖然印度軍隊佔領了恰蒂斯加爾、比哈爾、恰爾肯德三個邦的大片地區,但印度貧農也組織民兵幫助印度人民軍抵擋印度政府軍的進攻以及在敵後伏擊印度政府軍的補給線。並且由於缺乏補給以及印度人民軍的頑強抵抗,5月31日,印度人民軍在巴特那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印度政府軍被迫退出恰蒂斯加爾、比哈爾、恰爾肯德三個邦。在擊退印度政府軍的進攻後,印度人民軍於6月7日向西孟加拉邦發動進攻。9月15日,在印度人民軍的猛烈攻勢下,印度人民軍佔領加爾各答。在之後的一系列戰爭中毛派奪取了奧里薩邦、安得拉邦北部等地區。
這場印度內戰持續了24年,2159年大規模的戰爭基本結束,在這場戰爭中,印度分裂為數個國家,印度的人口也在此次內戰中銳減,將近6500萬人在此次內戰中傷亡,另有1億人逃離印度。
隨後就是東南亞,東南亞地區是美歐兩國反復爭奪的地區,特別是馬來西亞、印尼、文萊以及新加坡這些地區成為了美歐戰爭的主戰場之一。美歐戰爭爆發後,泰國、巴基斯坦宣佈為歐亞聯邦提供軍事通行權和駐港權。
馬來西亞、印尼、文萊、新加坡在美歐戰爭中遭受毀滅性打擊,基建在戰爭中被大量摧毀。人口因為戰爭斷崖式下跌,據估算美歐戰爭結束後,馬來西亞、印尼、文萊、新加坡的人口總數只有美歐戰爭前的55%,部分地區的人口只有戰前的32.8%。並且這場戰爭也導致了嚴重的生化污染,由於美軍在馬來西亞戰場上投放RU-138細菌武器,導致部分地區半永久性和永久性生化污染。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在美歐戰爭中遭受嚴重的永久性的生化污染,整座城市淪為一片死寂。
美歐戰爭結束後,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文萊也與赤道非洲地區一樣因權力真空陷入動亂。
首先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現況。馬來西亞特別是西馬已經被各個軍閥勢力控制,目前已知的軍閥勢力共有21個。其中有兩支最強大的軍閥勢力。分別是以穆罕默德·穆拉圖為首的穆拉圖集團,其大本營位於原馬來西亞行政首都布城(作者註釋:馬來西亞有兩個首都,分別是經濟首都吉隆坡以及行政首都布城),控制區包括布城、雪蘭莪州、森美蘭州、彭亨州大部;其次是以陳祖強為首的馬六甲集團,雖然馬六甲集團有“馬六甲”三個字,但其大本營卻位於新加坡,其控制區包括馬六甲州、柔佛州、檳城州以及新加坡島。
自美歐戰爭結束後,穆拉圖集團和馬六甲集團為了爭奪人口、礦產、土地、工業設施等資源,雙方經常爆發大規模戰鬥,由於美歐戰爭結束時,美國和歐亞聯邦撤退時有大量的死靈未被銷毀,所以馬六甲集團和穆拉圖集團在軍閥衝突中經常使用大量使用活死人進行戰鬥。而穆拉圖集團和馬六甲集團爭奪最激烈的地方便是檳城,檳城在歷史上就是馬來西亞的工業重鎮以及重要港口,雖然在美歐戰爭時期,檳城的基礎設施和工業設施遭到破壞,但是相對於西馬的其他地區檳城的工業設施保存相對完好,成所以這裡成為了穆拉圖集團和馬六甲集團激烈爭奪的地區。穆拉圖集團曾在2196年8月和2197年7月對馬六甲集團的飛地檳城發動了兩次大規模進攻。
雖然馬六甲集團的陸軍實力弱於穆拉圖集團,但馬六甲集團在美歐戰爭結束後,接管了停泊在馬六甲的為數不多保存相對完好的馬來西亞海軍艦隊,因此馬六甲集團成為馬來西亞軍閥中唯一擁有海軍的軍閥。為了保護檳城這塊飛地,馬六甲集團派出海軍艦船為駐守檳城的士兵全力提供補給和對陸火力支援,因此長期以來穆拉圖集團的士兵始終沒能打下檳城州。
在美歐戰爭期間以及美歐戰爭結束後,馬來西亞的各個軍閥在其控制區內向普通民眾強征一系列的苛捐雜稅,並且一些軍閥還要求其控制區內的民眾服各種各樣的徭役。同時一些沿海的軍閥經常在馬六甲海峽和南海從事海盜活動,劫持他國船隻,甚至試圖劫持他國軍艦。不過在歐亞聯邦海軍的打擊下,馬來西亞各個軍閥的海盜活動已經消停了許多。
最後就是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一樣成為美歐兩國重點爭奪的地區,包括印尼首都努桑塔拉在內的印尼許多地區基礎設施在美歐戰爭中被嚴重破壞。印尼的情況與馬來西亞類似,在美歐戰爭結束後也陷入軍閥混戰,不過和馬來西亞政府軍被徹底打散不一樣的是,印尼依然成功地在美歐戰爭時保留了一些戰斗力強的政府軍部隊,因此在美歐戰爭結束後,印尼政府軍憑藉著這些部隊對叛亂地區發動了軍事行動。但由於軍閥勢力也同樣強大,目前印尼中央政府實際控制的地區包括印尼首都努桑塔拉所在的加裡曼丹島、印尼舊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以及一部分蘇門答臘島,印尼的其他地區依然處於軍閥的控制下。
“以上便是我們目前收集的所有情報。”穆罕默德·伊本·馬哈迪對純灰說。
純灰點了點頭,說:“嗯,非常感謝你們的報告。那麼接下來我們將探討未來的全球行動計劃。”
(未完待續)
ns 15.158.61.12da2